7.第七章 她的去處(1 / 2)

知道幽明郡王的近況後,吳莎隱約有了一個不好的預感。

徐喻明是先帝廢太子的嫡長子,是先帝的皇長孫,生母是家勢不顯的張氏。這門親事是先帝定的,為了就是不想懦弱的太子娶個家中太強勢的太子妃,無奈當時的王皇後對張氏十分不滿,最後讓太子又娶了王家姑娘為良娣,數次想害徐喻明的性命,還害死了張氏。

王氏一族謀反被誅後,廢太子以及被扶正為太子妃的王氏被賜死,徐喻明反倒活了下來被軟禁在宮中。

先帝對自己的長孫還是有幾分疼愛的,臨終前也讓齊暄帝“妥善安排”。齊暄帝也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妥善安排,他雖深恨王氏一族,但對一向護著他可惜過分軟弱的太子哥哥還是敬重的,對他的大侄子也存著愛護之心。齊暄帝又擔心對徐喻明太好,會讓他生出多餘的心思,加上其父被賜死時,徐喻明已經十餘歲了,怕他記恨往事生出事端,最終決定讓他遠離京城洛陽。

徐喻明在先皇下葬後不久就被貶到了錢塘,他孤身離京,身邊侍候的人一個也不能帶,送他到錢塘的侍衛也是等他安全到達後馬上就走了。他麵臨的是一座陌生的郡王府,以及一屋子不知心思的下人。這些下人為首的是楊管家,旁人不用猜都知道這是齊暄帝安排的人,除他之外府裏還有好些暗衛,負責監視保護徐喻明。

吳莎在徐喻明被貶錢塘後,就得知他抑鬱成疾,一直臥床不起。在她的記憶裏,這位皇長孫可不是那等遇事會一蹶不振的人,但是暗衛也查不出別的原由,這事就這麼一直拖著。不過拖到徐喻明就剩下半口氣,就超出了她的預料,也超出了齊暄帝的預料。

他前頭倒是懷疑徐喻明是不是在裝病,是不是暗中謀劃些什麼,可是現在看來,他的病是真的,快要病死也是真的。他的大侄子當年在宮中數次遇刺被下毒都好好活下來了,怎麼會到了江南溫潤之地反倒要病死了呢?這裏麵若沒有原由來,他是不信的。

正好他前頭也打算把吳莎安排到徐喻明身邊,隻要徐喻明不反,吳莎就可以在江南安樂的過一輩子,南方那邊沒個壓得住的人盯著,他也終究心下難安。本來這事,他是打算明年開春後再告訴吳莎的,現在徐喻明忽然病情加重,隻能讓她提前過去了。

吳莎聽齊暄帝說要把她派去錢塘時,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還是忍不住在心裏說:陛下,你膽子可真大。

她是背叛前任首領當過“二五仔”的人,這樣的人他竟然往皇長孫那兒派,要是她一個意誌不堅定跟徐喻明攪合在一起了怎麼辦?徐喻明長得還是挺帥的,就是年紀小了一點,現在才十六,不在她挑對象的範圍內。盡管她不管跟誰談,對方在心理上都是比她小的,但是十六歲,實在也太小了點。

齊暄帝既然讓她去,她也不好推托,去錢塘總比去邊關好,那邊離江北也近,買點好東西比較方便,她存了多年的私房錢總算能好好花出去了。齊暄帝也沒說是讓她過去主領“保護”幽明郡王一事,隻說讓她去保護郡王,見機行事,這算是給了她相當大的自主權,也是齊暄帝對她請求所給的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