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莎走在路上,還看到到處都在近期動土過的痕跡。
“這是還在修院子?”吳莎壓低聲音問,假裝是在跟著楊管家散步,免得冷不丁出來的人撞見對她的身份起疑。
“在修,一直沒有停過。”楊管家見她問,知道她在懷疑什麼,就補充道:“來做工的就三個人,說是早上來傍晚走,真正做工的時間都沒有一個時辰,所以修得極慢。”
“這兒的縣令……姓什麼來著?”吳莎知道這個人,就是就在嘴邊的名字一時說不上來。
“姓張,是郡王生母的娘家堂哥,算是郡王的堂舅,當初也受過太子的恩德。”
“對,姓張,張前。我記得此人膽小怕事,辦事倒還算認真,怎麼會找了這麼些人來修郡王府。”
“怕是上麵拔下來的銀兩不夠,他才如此應付。”
吳莎腳步一頓,搖了搖頭,說:“不對。頭一年郡王府要大修時,上頭是沒有拔大筆的款項下來,但是現在每年拔給郡王的年俸就加了一筆修繕款。這些款項都是直接下發到官衙的,修院子的事又交給了縣衙,你也不用經手,所以你才不知道,你也沒有想過問問上頭,為什麼記不拔款項下來把殿王府修得像樣些。
唉,每年的修繕費數目不小,若是在京城,這筆款項大概能修兩個大院子。當時陛下是想著郡王府就一個主子,並不急著住,錢就沒有一次拔下來。但是陛下心裏是記掛著郡王的,他還說每年拔一筆錢讓郡王府每年修兩個院子,修到郡王成親,這座郡王府也算修成了。
可是我瞧著這府裏,就沒有一個院子算是正經好的……”
說話間兩人已經走到了徐喻明住的正院,上麵也沒有牌匾,看到這個吳莎又有些不滿,更別說連這正院格局看著也不對,估計就是原來富商住的正院往外擴了擴,邊上加蓋了一排屋子。屋子這也沒有建得很好,新砌的牆一看就沒有正屋的工整,用料也不好。
“你就沒有去問問?哪怕最開始修郡王府的錢,也不至於隻夠把正院修成這樣。”
“倒是為了別的事去問過,張大人說上頭就拔下來這麼點東西,讓我們不要無理取鬧。”
“他真這麼跟你說的?”吳莎翻了個白眼,“他怕是沒弄清你的身份吧。”
楊管家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就算他不明說,張縣令也應該猜到他這個郡王府的管家是陛下安排的人,在陛下麵前可比他這個小小的縣令說得上話。
吳莎正要推門進去,見他還在發愣,小聲吩咐道:“去查查,明天報上去。”
“是。”楊管家馬上應道,心下暗想明年是沒法娶阿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