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四十六章 她討要的方式(1 / 2)

“戊頭,你打算帶上誰?”

“戊三和戊九。”

戊三便是懂得品鑒器物價值的暗衛,如今在院裏扮著灑掃,是一個麵上瞧著四十出頭的小老頭,其實才三十,化名為高忠義。戊九是隱於暗處負責守衛的,年紀不大才十七,生得唇紅齒白的,吳莎早就想帶他出個任務,趁機加深一下交流。

楊管家不知她的私心,想著這些人跟去也是幫著打打下手,也就沒有多想。戊三已經是老油條了,以前還和楊管家一樣帶過吳莎出任務,知道她當上首領時還想過會不會跟著高升,結果並沒有。他也沒說失望,幹這一行能活著就是好的。

戍九年紀小又頂著吳莎位號,吳莎在成為戊頭代號“戊九”,兩人接觸得不多,他又聽過她許多傳聞,就有幾分怵她。怵就怵吧,他說話還容易結巴,也就因此隻能出一些刺殺類的任務,沒法改裝潛伏。吳莎記得他升入戊組時並不是這樣,也不知是中間遭遇了什麼,可憐的娃呀。

他們這一去花了五天才回,因為東西太多,他們也沒有搬回郡王府,而是放在吳莎租的離郡王府不遠的一間宅子裏。第二天,楊管家就借口采買,把這些東西搬回來了府。沒出幾日,外麵便傳張縣令的長女夫家著火,家裏別的東西都沒有燒著,隻有存放著她嫁妝的庫房起了火,裏麵的東西燒了個幹淨;隔天,張縣令老家也著了火,東西倒沒有燒掉多少,但是救火的人進進出出的,許是混進了什麼人,拿了宅子裏不少東西。

張縣令看著家裏管家送來損失冊子,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他都沒讓管家去提告追贓,隻當沒有發生過此事,那時他女兒家裏也起火的事還沒有傳到他這兒,他也隻是頓足歎息一番,等後麵的事傳來,他氣得胸口悶疼,卻也隻能生生忍著。

等他回京遞了條陳辭官返鄉後,張氏一族對他的態度似乎變了,不久他侵占郡王財物的消息私下傳了開來,張家在朝為官的其他人都陸續被貶,張氏一族為此後來還跟他分了宗,這自然是後話。

張縣令所遇之事在會稽郡所傳不廣,徐喻明那兒吳莎不說他是不知道的。他隻知道吳莎出去了五天,回來後隔了一天就讓他去楊管家的院子裏查點他的東西。

“先前縣衙鬧賊,丟了一部分東西,這些天總算是找回來一些,剩下的張縣令自知失職拿錢補上了,殿下且看看夠不夠,要是不夠,再讓他添點。”

本來點東西這種活哪會讓徐喻明親自來,實在是有些東西隻有他看過,其餘人並不知曉,就像先帝所賜下珊瑚玉器,寫得都很籠統,這種也隻有看過的人自己知道了。徐喻明大致看了一遍,發現東西被換過的不少,不過有個箱子裏盛著滿滿銅錢,估計就是吳莎所說張縣令所貼補的錢。

世人尤其是讀書人,總是一副視錢財為糞土的模樣,但真讓他把錢財吐出來,他們卻是不肯的。徐喻明與張家堂舅接觸的不多,但也看出那不是一個大方的,徐喻明不信他會忽然改性大方起來。他也不說破,從一堆東西裏取了一把琴出來。

“這是焦尾琴吧?”吳莎假作好奇地問,其實她已經私下彈過了。

“正是。”徐喻明抱著琴,略帶感激地看向吳莎,“聽聞吳娘子會彈琴,不知我何時有幸能聽吳娘子彈奏一曲。”

“他日殿下舍得用好茶相奉之時。”

明明每次泡茶,都給自己也泡一杯,說得好像不讓她喝一般,徐喻明無奈地看了她一眼,見吳莎笑得促狹假便作惱怒,冷著臉回去了。楊管家倒還算有幾分眼力,知道徐喻明並不是真的在生意,就跟著笑著的吳莎一塊兒展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