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打斷了楊炎的回憶,有人道:“楊正將,你在這裏幹什麼?”
楊炎回頭一看,是背嵬軍的統領王政。除了統製劉彥慶外,背嵬軍裏就算他官職最高了。他是從最低層的士兵開始做起,因此當了二十多年的兵,也才當上一個統領。因為當兵的年頭多,因此威望反而比當統製的劉彥慶要高。不過他為人比較和善,對楊炎、曹勳這樣的新兵也不怎麼欺負。
楊炎暗想:現在劉彥慶戰死,王政應當升一級,當上統製了吧。
王政四十五六歲年紀,頭盔早巳不知去向,滿身血跡,右手和腹部都纏著白帶,血痕都己滲透出來。
楊炎道:“王統領,你沒事吧!”
王政笑道:“還好,死不了的。”左手拈著腹部道:“幸好這一箭偏了兩寸啊!要不然……嗬嗬,總算是又撿回來一條命啊!”
曹勳道:“王統領,你沒事就好了。劉統製陣亡了,接下來攻打虹縣,背嵬軍還要您來指揮啊。”
王政搖搖頭,歎道:“不成了,不成了。”指了指右手:“沒有兩三個月,這條手臂是好不了的,看來邵都統要另選別人來指揮背嵬軍了。對了你們兩人在這裏做什麼?”
楊炎苦笑道:“我看見這打完仗以後的場麵,心裏變得很不舒服。”
王政笑道:“楊正將,曹正將,你們還年輕,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一打完仗就會吐,什幺也吃不下去,晚上還淨作惡夢,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曹勳道:“王統領,是不是每一個當兵的開始都是這樣。”
王政道:“起碼大部份士兵剛開始都是這樣的。”環顧了一下戰場,他又歎道:“這一戰還算好的,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我們跟金軍在采石磯的長江邊上的那一戰才叫慘烈呢!可不僅僅是沙灘上,就連長江裏也漂滿了屍體,把江水都染成了紅色,過了好幾天顏色才淡了。”
楊炎正要在說話。這是一個傳令兵飛馬跑了過來:“楊正將,邵都統有令,著你去中軍營見他。”
***** ***** ***** ***** ***** *****
馬翁店一仗,斬殺金軍主將蒲察徒穆,千戶七人,百戶二十六人。斬首四千餘人,俘擄四百七十人。奪得戰馬二百一七匹。宋軍戰死一千三百四十七人,傷五百二十五人。金兵的傷亡人數是宋軍的三倍多,這一仗確實是個大勝仗。
中軍大營裏,邵宏淵坐在帥椅上,看著李石送上來的清理戰場以後統計出來的戰果,心情大悅。這時營門外有人進來報:“稟都統,背嵬軍楊正將帶來了。”
邵宏淵道:“叫他進來。”
楊炎走入大帳,向邵宏淵施禮:“背嵬軍正將楊炎,參見都統大人。”
邵宏淵約四十左右歲年紀,這時並未戴頭盔,粗眉細眉,四方大臉,頷下一縷胡須。一見楊炎擺了擺手道:“楊正將,不必多謝。”
楊炎垂手而立道:“不知都統大人招見未將,有何吩咐?”
邵宏淵嗬嗬笑道:“楊正將,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楊炎道:“未將今年一十九歲。”心中卻不明白邵宏淵召他來,問年齡做什麼?
邵宏淵道:“十九歲?哈哈,果然是後生可畏啊!楊正將,今天一戰如果不是你當陣斬殺了金軍的主將蒲察徒穆,我軍可就危險了。所以今天一戰,楊正將你的功勞當居首位。”
楊炎道:“那裏,哪裏。這都是都統大人指揮得當,全軍兄弟努力的結果。未將實在不敢居功。”
邵宏淵點點頭,道:“少年人,不居功自傲確實難得。打了勝仗,大夥兒自然是都有功的,但本都在陣前親眼看見你斬殺了蒲察徒穆,這可是跑不了的。功賞過罰,也是本都的職責。楊正將就不必在推辭了。”
楊炎隻好道:“都統大人明察秋毫,末將佩服。”
邵宏淵又笑道:“楊正將,同安郡王楊老將軍可是你的祖父嗎?”
楊炎一怔,他平時為人低調,是楊沂中的孫子的事除了曹勳知道以外,從未和第二個人說過。不過邵宏淵一定是從士兵的檔案中查出來的。自己也隻好承認:“正是家祖。”
邵公淵哈哈大笑道:“好,好,同安郡王當年就是勇冠三軍。。當年領五百士軍夜襲柳子鎮的壯舉,本都甚是佩服。如今楊正將也是勇武過人,果然是將門出虎子啊!”
楊炎道:“都統大人過獎了,末將不才,隻怕有辱家門。”
邵宏淵笑道:“楊正將,你就不用客氣了,背嵬軍的統製劉彥慶今日陣亡,統領王政又身受重傷,不能再參戰了。我想就由你來代理背嵬軍的統製你看可好。”
楊炎萬沒想到邵宏淵會認自己來代理背嵬軍的統製。通常一軍的統製陣亡,都是由統領代管全軍。如果連統領也無法接任,一般將由別的軍中調一名統領級的將官過來代理。當然由於各軍之間多少都有些互相不服,因此從本軍中較低級別的將官中選出一人來代理統製也不是不行,但低級的將官同級的一般都會有數人,想選出部個服眾的人來也不容易。邵宏淵的背嵬軍有三千人,統製,統領以下有四名正將,四名副將,六名準備將。曹勳也是正將之一。
原來勝利以後,邵宏淵一問便知斬殺蒲察徒穆的宋將叫楊炎,是背嵬軍的正將。叫人一查他的擋案,竟發現這個楊炎竟是楊沂中的孫子。邵宏淵不禁大驚,竟沒想到楊沂中的孫子在自己部下效力了兩年,自己居然一點都不知道。他平常怎麼會去看普通士兵的檔案呢。後覺又有些僥幸。如果楊炎在今天的戰鬥中出了意外那還得了。雖然不是邵宏淵的責任,但那畢竟是得罪了楊沂中。
不過楊炎倒底還是沒有事,又斬殺了金軍大將,立下大功。正好是背嵬軍的統製陣亡,統領受傷不能再上戰場。也就順理成章的把楊炎提升到背嵬軍的代統製,別的將領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楊炎畢竟立下了頭功,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來,也就沒人說什麼。
這項安排一公布,和楊炎關係最好的曹勳首先來向他道賀:“大哥你真行啊,一下子就升了統製了。”
楊炎卻毫不在乎:“現在不過是因為劉統製陣亡,王統領又受傷,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才讓我代理統製。戰打完了,自然也就當到頭了。不是王統領回來,就是另派別人來。那時我還不是繼續做我的正將。”
曹勳道:“大哥,你怎麼老是這樣,什麼事都不在乎。超碼這一次你是立了大功了吧,如果攻下了虹縣,論功行賞,你肯定會晉級,到那個時候也許就不是代理了。就算升不到統製,升到統領的位置,我看也差不多啊!”
楊炎不禁笑道:“小曹,你以為虹縣就是那麼好攻下來的嗎?”
曹勳道:“我們和張副都統合兵一齊的話共有二萬七八千人,虹縣現在的守兵還不足五千,有什麼可難的呢?”
楊炎歎道:“怎麼你有尚武院裏學的東西都忘記了嗎。兵法雲:攻城為下。想攻下虹縣可不是簡單的事啊。”
曹勳想了一想,點頭道:“大哥你說的是很有道理。不過怎麼攻打虹縣是邵都統操心的事。我們都是騎兵,攻城也不會派我們。所以沒有我們的事。”
楊炎搖頭笑道:“你要是這麼想,這一輩子也當不上大將。其實這一次我們的機會很好,金兵主動出擊,城裏隻留了一千五百人守城。如果我是邵都統,一定會在這裏拖住蒲察徒穆,不和他開戰。而讓張副都統的那支人馬去偷襲虹縣,這樣一定可以輕易的攻下虹縣。現在雖然仗打贏了,但想攻下虹縣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曹勳眨了眨眼,道:“大哥,你的辦法不錯啊,怎公不去向邵都統稟報呢?”
楊炎苦笑道:“向邵都統稟報?我那時隻不過是個小小的正將,能向邵都統說嗎?就算是說了,他又能聽我的嗎?”
曹勳一想楊炎所說也不無道理。
***** ***** ***** ***** ***** *****
果然如楊炎所料,虹縣的守將大周仁確實一心死守,不再出戰。虹縣城中糧草十分充足,守城的工具、器械也準備得相當充分。
邵宏淵和張子蓋合兵一處,攻打虹縣。一連攻了三天也攻城不下,自己損失了千餘人。
這時靈壁戰場的消息傳來:李顯忠用中軍參謀虞公亮之計,誘靈壁守將蕭琦出戰,虞公亮乘虛攻取靈壁。蕭琦中了李顯忠的埋伏,大敗被俘。見靈壁也失守,投降了李顯忠。是役斬金兵萬戶一人,千戶十一人,斬首四千餘人,俘虜千餘人。
而另有探子來報,鎮守汴梁的金國左副元帥紇石列誌寧將親率五萬大軍前來救援,前部白彥敬率軍五千,不日將抵達虹縣。
坐鎮建康府的樞密使張浚下令,讓李顯忠率軍不等邵宏淵,先去進攻宿州;並責令邵宏淵務必在金兵的大隊援軍趕到前攻下虹縣。
邵宏淵接到張浚的命令,也自覺臉上無光。不敢怠慢,下令全軍次日要會力進攻虹縣。
金軍大敗之後。大周仁接任了領軍主將的位將,擔付起守城的重任。這時虹縣守城的士兵不足五千,其中還有七百多是鐵浮圖。大周仁雖然不及蒲察徒穆那麼勇武,但為人心思細慮,機敏警慎,到適合守城。當即下令,除了鐵浮圖整裝待命,侍機而動之外。其他的金兵一律輪留上城樓防守,連縣裏的衙役,差人都編入軍隊裏。並強令城中百姓般運守城的器械,還強拆了民房數十間,把磚石瓦塊都用做守城的工具。宋軍連續攻了三天,都被擋了下來。金兵也傷亡了三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