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十三 大宋水師 下(1 / 3)

金國船隊的統領是山東水軍總管完顏奔緒。他本是一個二流的將領,能力平平。雖然也姓完顏,但並沒有太深的根基,於是被分配到了水軍。前水軍副都統製完顏鄭家渡在陳家島海戰中死以以後,他就是金國水軍中僅次於水軍都統製蘇保衡的最高將領了。

不過和宋國不同的是在金國,水軍一直都是處於極不受重視的地位,不僅遠不如騎軍,也比不上步軍。完顏奔緒雖然是山東水軍總管,但官階隻是個從六品下的武略將軍。因此接到完顏長之的命令,完顏弄緒可不敢怠慢,立刻集合船隻,數日之內更調集了大小船隻三百八十七艘。布署在海驢島附近。

這幾天的時間,完顏長之的內傷也以全愈,盡管他也不會水戰,但因為不放心完顏奔緒也跟著蹬上戰船一起來了。而完顏陳和尚受傷極重,幻滅、幻寂、幻羅三僧每日都要輪流為他運功療傷,性命雖然無憂了,但離全愈還是遙遙無期,因此隻能留在海州。不過在海上作戰,個人的勇武實在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這時完顏長之也看清了宋軍的船隊。心裏不由得涼了半截。盡管金軍船隻的數量幾乎是宋軍的二倍。但這僅僅隻是數字上的差距。金軍的戰船中最大的就是現在完顏長之和完顏奔緒的帥船。不過長十三丈五尺,寬三丈二尺,高二丈。這樣的戰船金軍的水軍中一共有九艘,其他的戰船中長度超過十丈的還不到五十艘。而長度在五丈以下的船居然超過了百艘,其中不乏是臨時強行調用的漁船湊數。和宋軍那如同小山一般的巨型神舟相比,簡直相形見拙。就好像是叫一群野狗去麵對幾隻猛虎。

盡管完顏長之不懂水戰,但僅從雙方的氣勢上來看,宋軍就以立於不敗之地了。唯一指望的就是金軍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和宋軍打一場消耗戰。

“不過,現在我們是順風,宋軍是逆風。風向應該是對我們有利把。”完顏長之想到,“順風勝逆風”這一點水戰常識他還是懂的。“但是完顏奔緒靠得往嗎?幸好對方的主將不是李寶,如果是李寶的話,這一戰根本就不用打了。”完顏長之看了看一邊忙著排船布陣的完顏奔緒,暗暗歎了一口氣。

雙方的船隊正在不斷的靠近,距離正在不斷的縮短。一千步,九百步,七百步,六百步……

李公佐一揮手,大聲道:“落帆。”旗手立刻將他的命令傳了下去。隻聽“嘩啦啦”的聲音,各艘戰船上的帆蓬接二連三的降了下來。

楊炎有些不解,道:“李將軍,為什麼耍降帆。”

李公佐道:“我軍現在是逆風,帆蓬的作用並不大,而且容易被火箭燃燒,因此還是降下來為好。”

楊炎又問道:“水戰自古都是順風勝逆風,我軍現在處於是逆風,豈不是很不利嗎?”

李公佐笑道:“如果對麵的主將是家父,或是由在下指揮,自然如此。不過從他們的陣式來看,金軍的主將顯然不善水戰,因此既使逆風,也無須但心。”

楊炎點點頭,心想這次自己到要好好看看李公佐是如何來指揮水戰的。

楊炎仔細看著,落帆之後,宋軍的船隊逐漸停了下來,不在前進,而是橫向排開。以三艘大型神舟為核心分布為左、中、右三軍,嚴陣以待。每艘大型神舟的左右分列兩艘小型的神舟。中型的戰船列在大型戰船之前。小型的戰船穿插在大、中型戰船之間。大體是保持大船如城廓,小船來往穿梭的格局,並且同型的船隻之間的前後位置也保持錯開。這樣前麵的船才不至於擋位後麵戰船發射弩箭、炮石。

相比之下金軍的戰船排列形見就有些叁差不齊,既使楊炎不善水戰但也能看出,金軍的戰船的大小搭配和前後距離遠不如宋軍合理。看來李公佐說得沒有錯,金軍的主將顯然不善水戰。看來盡管宋軍船少,但也不足慮。

盡管宋軍船少,但戰船與戰船之間的距離拉得較大。而金軍的陣式就密集一些,因此盡管金軍戰船多,但雙方的排好陣式還是大體將當。

從發現對方之後過去了大半個時辰,雙方戰船的距離才拉近到了三百步。曹勳、高震等人都看得有些不奈煩了。楊炎暗想這大概就是水戰和陸戰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節奏緩慢。那麼作為水軍的將領一定要能沉得住氣,性子急燥的人恐怕難以勝任水軍將領,如果今後自己能指揮水軍,用人上到要注意這一點。

這時李公佐一聲令下,由旗手傳給其他戰船。各戰船上的床弩都開始發射。一時間數百支近五尺長的弩箭呼嘯著飛向金軍的戰船。緊接著又是第二撥,第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