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有光子,出興於世,教化眾人,令脫諸苦,其恩於民,亦複如是,金氣將興,我法將盛,所有眾生,皆由此度,上至明開,下乃幽海,三教混齊,同歸於我。”
台上的那個白衣人說一句,底下的百姓們就跟著和一句,會到最後一句“三教混齊,同歸於我。”的時候,那白衣人身上忽然發出耀眼的火光,猛地大叫了一聲,伏身於台上一動也不動了。這時台下的百姓一陣騷亂,忽然有人跪伏於地,大聲道:“恭送明使回天。”其他的百姓見了,也都紛紛跪伏於地,頂禮摩拜。匹跟著口中念道:“恭送明使回天。”
那後那伏身於台上的白衣人晃晃悠悠的站起身來,又有四個白衣人上台,大聲道:“光明之子即將降臨於世,解脫你們的苦難,隻要加入我聖教,伺奉光明,就可以解脫苦難,進入光明世界了。”這話一說,台下麵早己破唬待一怔一怔的百姓們紛紛湧越加入摩尼教中,一時間排起長龍般的隊列,爭相報名加入摩尼教軍,或者是將家裏的錢財獻出來。
楊炎卻看得直搖頭,他和趙草兩人從德慶府一路向西,沿路經過容州,鬱林州,直奔貴州,這些都是摩尼教所管的地界,這樣的情景看了不知有多少次,形式都大同小異,先是用障眼法等手段來裝神弄鬼,欺騙百姓,然後或是誘使百姓獻出錢財,或是哄騙他們加入摩尼教軍,種種行為不足一價。甚至在有些地方還出現了驅趕僧道,強占廟觀的事情。
如果說先前在齊家村時,鍾欣玉一夥雖然也是裝神弄鬼,欺騙百姓,但是出於傳教而且也沒有騙取財物或是騙他們加入摩尼教軍 ,楊炎到是還能接受。那麼沿途所見的情景,則完全就是打著宗教的旗號騙人騙財了。楊炎對此自然是非常不滿。
他和趙草兩人一路上也為此討論過幾次,趙草堅持認頇成大事,不可拘泥於小節,在現在摩尼教初起事的階段,使用一些手段,那怕是一些欺騙性的手段,曆朝曆代的建基皇帝莫不如此,都會想辦法編造一些所謂天命的謊言。摩尼教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等到了推倒大宋,成就了大業之後,在施行仁政,修養生息。
談了幾次,兩人誰也說不服誰,但楊炎發現趙草對宋朝十分仇視,十分熱衷於推倒宋朝的統治。而且他不信佛,不信道,對摩尼教的信仰十分狂熱。楊炎估計趙草過去一定是經厲了什麼事故才會變成這樣。不過在路上,楊炎也不好打聽。隻好不和他爭辯。
其實趙草對楊炎的印像不錯,到是希望楊炎能夠加入摩尼教,不過和楊炎談過幾次,他也發現自己說服不了楊炎,隻能希望到了貴州以後,由教主親自出麵,說服楊炎入教。
不過趙草的生活非常樸素,對於物質不作要求,幾乎就是過的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沿路經過摩尼教所占的地方,也不亮出自己教護法王的身份, 而是驚動別人,低調而行。這也正合楊炎的心意,他本身也不喜張揚和排場,因此兩人一路行走或是在野外露宿,或是在小店中打尖休息,悄然無息的到了貴州。
到了貴州,原來這裏己是摩尼教的一個臨時據點。原來的貴州州府衙門也成了摩尼教在這裏的臨時總部。趙草領著楊炎投到門上,守門的教兵一見是護教法王到了,趕忙熱情的迎接上來道:”趙明王,原來是您到了。”
趙草道:“教主到了沒有?”
教兵道:“回明王大人,教主還沒有到,現在這裏主要的是鍾左使,別外昨天陳翼王以經到了。”鍾左使名叫鍾石,是教主鍾子昴的族叔,教主不在時,可以替教主主持大局,陳翼王叫做陳子明,和趙草同為摩尼教的護教法王,號稱長空翼王。
趙草又問道:“那麼教中的其他人來了幾位?”
教兵道:“五散人中隻到了賴大人和曹大人,五行旗中到了厚土,巨木,銳金三旗。上午接過鴿傳書,明天蕭靈王和大小妲,二小姐這幾天都要趕過來了。”蕭靈王叫蕭汀蘭,是摩尼教護教法王中唯一一個女子,鍾欣玉和鍾欣環都是她的弟子。
楊炎這幾天和趙草在一齊,對於摩尼教的組織結構和高層首領了解了一些,現右聽摩尼教的重要成員都將陸續趕到這裏聚齊,看來是要有大規模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