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九廣南練兵3(1 / 2)

王奇也點點頭道:“說的也是,雖然說在昭州當兵過得自在,但這過一輩子也沒有什麼出頭的日子。現在在禁軍裏起碼還有機會掙個前途出身。弄得好說不定我也還能混個將軍當當。”

洪亮也道:“說得也是,其實咱們幾個在昭州當軍時,也就隻能訛一訛普通的老百姓,真正那些開大酒樓,大鋪子的都是背後有人的,咱們那裏敢去找他們的茬。還記得那一次咱們幾個在鴻賓樓去白吃一頓,結果被人暴打了一頓,回到營裏才知道那裏咱們知州大人的小舅子的連襟兄弟開的。這頓打也就算是白挨了。”

雷銅鋼道:“訛一訛老百姓算什麼?還不如這樣,一拳一腳,一刀一槍的靠本事掙口飯吃。不比什麼都強。

張信點點頭,道:“說的也是啊,要不我們幹什麼要忍著受這麼多罪呢?”

王奇道:“好了好了,都快睡吧。明天還要接著練呢?”

第二個十天周期開始之後,廣西軍的士兵也知道了,這位看起來好像並不起眼的年輕製置使可並不好糊弄。而且行刑的士兵在也不敢打馬虎,掌起刑起來下下都向死裏打,唯恐被當成不買力氣。而士兵們再也不敢偷懶,而且也發現練得好還有賞錢,因此都一個個買力苦練。而且有事前十天打下來的底子,士兵們到也覺得習慣了一些,偷懶的人也大大減少。

連續三個十天周期結束以後,全軍之中能夠連贏三十場隻有五個人,其中就有中軍的雷銅鋼,和踏白軍的齊大柱,晉升為守闕進義副尉。王奇一共勝下了二十五場,正好達到了升級的標準,升為進勇副尉。洪亮隻嬴下了二十二場,隻升了一級,為守闕進勇副尉,而張信和尤海由於第一次連輸了十場,後來怎麼努力也趕不上來了。

按大宋紹興年間所訂的官製,未入流的無品武階共八資,由低到高依次是:守闕進勇副尉,進勇副尉,守闕進義副尉,進義副尉,進武副尉,下班祗應,進義校尉,進武校尉。士兵入伍後,隻須訓練合格,不犯軍紀軍法,一般年一年一遷。當然如果有功勞、或考績優等,還會按功績加以晉級。而每級薪薪俸各不相同。守闕進勇副尉是一百五十文,後麵依次每級加三十到五十文不等。而進武校尉之後就是武階官的最低一級承信郎。升到了這一步就有了品級,為從九品,軍奉也漲到了每月一貫錢。

一方麵是為了不挨打,另一方麵也看到了升遷的希望,再加上第一個月的軍餉都一分不差的發放到了每一個士兵手上,多重原因下來,在第二個訓練周期開始之後,廣西軍的士兵們訓練的勁頭更足,人人都攢足了勁,想要晉級多得賞錢,訓練也就更加自覺了一些。

***** ***** ***** ***** ***** *****

數千名騎軍分散成七八個小組,在空曠的原野上來回奔馳。時分時合,來往縱橫,馬蹄激蕩起塵土飛揚,幾乎遮蔽了天空。這選鋒軍的兩員正將陳亦超和林克鋒兩人各領著一隊騎兵在進行著實戰的訓練。

不過盡管隻是訓練,但馬背上的宋軍一率穿戴著全套的甲胄, 甲俱騎兵連戰馬也披好了甲胄,隻是手中的武器換成了木質的, 即使是和真正的戰場也沒有多少區別。在雜亂而密集的馬蹄聲中,不停的夾雜的人的怒吼和木棍的交擊聲音。並且不斷有人被擊落下馬來,雖然雙方都不會刻意下死手,但混戰之中總難免有失誤,更何況戰馬可並不管這一套,因此每一次實戰訓練下來,總會有一些士兵筋斷骨拆,頭破血流。

劉複武就站在高台上,不斷的傳下命令, 旗手們揮舞著各種不同的旗幟,變化著不同的姿勢。隨著旗勢的變化,場上的宋軍也相應在變化著不同的陣形。

而在高台的另一側,還有不少宋軍也是全身披掛地騎在木馬上,揮汗如雨地揮舞著手裏的長槍和馬刀。這場麵看起來好像很可笑,因為大宋的戰馬本來就不多,因此更要珍惜愛護,對戰馬的保護甚至比人更周道,不能讓戰馬累著,因此每次訓練時隻能動用一半的戰馬,士軍們隻能輪流上馬訓練, 其他的人隻能在木馬上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