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天熱也是事實,而且現在鍾子昂看來,宋軍確實是不敢和摩尼教軍交戰,即然一時半會也攻不下城池,現在也確實熱得沒法打仗,那麼又何必讓士兵們再繼續受罪下去,還耗費錢糧。因此鍾子昂決定采納陳子明的意見,收兵避暑。
摩尼教撤軍的消息傳到了靜江府,楊炎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來這一番安排終於起到了效果,摩尼教軍終於又開始忪懈下來了。
***** ***** ***** ***** ***** *****
送走了傳旨的宦官之後,楊炎回到製置使司衙門,趙倩如正在等著他。這時屋裏隻有他們兩人在。
趙倩如道:“按說陳亦超罪也夠得上斬首了,你為什麼還是放了他。”
楊炎道:“我處罰他們的目地是要震懾全軍,以後再也不敢違抗將令,現在即然這個目地以經達到了,又何必非要殺了陳亦超呢?陳亦超這個人,雖然為人自負了一些,有些偏激,但並不是一個壞人,也確實是一員勇將,把他逐出大營,開除軍籍就以經夠事,就這麼殺了他,我確實有些不忍下手,他以後一定還會有機會的,隻希望這一次能夠給他一個教訓。”
趙倩如起身走到了窗前,道:“如果聖旨不是要你繼續拒守,而是開兵出戰,你會怎麼辦?”
楊炎呆了一呆,才道:“我不會出兵,還是會繼續駐守,並上書朝廷堅持我的主張。如果……”
趙倩如打斷了他的話頭,道:“如果朝廷仍然堅持要你出戰,你寧可辭官或者是被朝廷免職嗎?”
楊炎頓了一頓,終於點點頭道:“是的,因為我的主張是正確的,所以我必須堅持。”
趙倩如轉過身來,道:“世上的事情真的就隻有對和錯這兩種結果這麼單簡嗎?你認為自己策略是正確的,那麼陳亦超何嚐又不認為他的主張才是對的,在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其實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決定才是最正確的,如果官家真的下旨,要你出戰,那麼就一定是表明,他認為出戰才是最正確的。”
楊炎苦笑了一下,道:“你不要把事情弄得那麼複雜好不好,直接了當的說吧,你認為如果皇上下旨,要我出戰,我就應該出戰嗎?”
趙倩如點點頭,笑道:“其實我要說的就是這個,不過你這個人平時雖然隨和,但是有時候卻倔強的要命,一但自己認準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也不知道有時該妥協的時候也就要選擇妥協。”
楊炎怔了一怔,道:“妥協?”
趙倩如道:“你告訴我,如果現在選擇和摩尼教開戰,結果會怎麼樣?會輸嗎?”
楊炎認真的想了一想,才道:“哪到是還不至於,現在馬軍司的禁軍以經適應了廣南的氣候,而且廣西軍的訓練也初見成效了,如果由我來指揮,現在和摩尼教開戰,當然是不會輸,而且在一開始還會贏上幾場,但等摩尼教軍有所準備之後,就會變成為一城一地爭奪的來回加據戰,想要平定這一次叛亂那麼就會曠日持久,沒有三五年的功夫是不夠的。不過換了別人,這個結果那就很難說了。但如果用我確定的策略,最多一年之內,就可以扭轉廣南的局勢,三年之內可以基本徹底肅清摩尼教在廣南的勢力,還給朝廷一個平穩安定的廣南。”
趙倩如也苦笑了一聲,道:“也許你現在的策略是最正確的,但是有時候並不是最正確的策略就是最好的選擇,假如朝廷真的需要用一場勝仗來鼓舞人心呢?假如你需要一場勝利來穩住自己的位置呢?”
她的臉色漸漸變得嚴肅起來,“你或許並不在乎這個廣西製置使的位置,但你想過沒有,隻要你還在這個位置上,如你所說,就算是多花一點的時間,也是能夠平定廣南的。但是一但你辭官或者是被朝廷免職,但是如果換了別人來平亂怎麼辦?廣南怎麼辦?廣南的百姓又怎麼辦?大宋又怎麼辦?你都想過沒有。”
楊炎怔了半天,才想起去年自己在來廣南之前,虞允文就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話:“老夫並非倦戀權位,又何償不想一走了之.隻是我走了縱然是能獨善其身,但於國家又有何益.如今金人還在北方虎視眈眈,南方又有叛亂,朝庭之中朋黨爭軋,爭權奪利.國事並非不可為之,老夫在朝,還可以為國家做些有益之事,對他們製約一些.老夫如果不在朝中,試問讓龍大淵,曾覿之流掌握朝政,我大宋的局勢還不知要亂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