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十三宋軍出兵5(1 / 2)

自從摩尼教在廣南起事以來,雖然其中也經曆過一些失敗,但總體來看,一直都算是十分順利的,還從來沒有過像這一次這樣,連連敗陣失地的。不過次日鍾子昂就終於從震驚中明白過來,立即招集摩尼教的首領人物們商議,如何來對付這一次宋軍的全麵進攻。

和以往一樣,還是賴文政首先發言,道:“大王,這一次宋軍突然從三地同時發動襲擊,動用大軍有六七萬,顯然是早己準備好了,由此可見以前楊炎一直拒不與我聖教交戰,不過為了使我們麻痹大意,放鬆警惕而己。因此這一次楊炎顯然是來者不善,而且連續大勝,宋軍的士氣一定十分高漲,何況楊炎也善於用兵。如果依臣之見,我們應該學宋軍以前那樣,嚴守各處關隘,暫時不與宋軍交戰,等到宋軍的士氣耗盡,人馬疲憊,然後再尋找機會,和宋軍決一死戰。”

但他這話立刻引起了大多數人的不滿,陳子明立刻道:“大王,臣以為賴先生所說也未免太長宋軍的威風,滅我聖教的銳氣了吧。現在宋軍確實是連連獲勝,但隻是乘我們都回來參加大王的登基大典,守衛鬆懈的空子。要是真刀真槍的打起仗來,我聖教難道還會怕宋軍不成嗎?”

鍾石也道:“陳翼王說的是,要是真的兩軍在戰場上正麵交戰起來,我聖教怎麼可能會輸給宋軍呢?因此臣以為應該立刻出兵,給宋軍一點厲害看看。”

鍾振先也道:“大王依兒臣來看,這次宋軍主動進攻到是一件好事。以前他們像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城裏,不加我們交戰,我們當然是拿他們沒有辦法,但現在他們居然不知好歹,主動攻出來了,正好和他們真刀真槍的幹幾仗。別看楊炎現在奪了幾座城池,好像很風光的樣子,隻要我聖教發動大軍一到,就可以立刻複奪回來。兒臣不才,願意在大王麵見討令,帶兵出戰,去迎戰宋軍。”

鍾振先在上一次繞過仁修,進攻宋軍時被陳亦超偷襲了一下,打了敗仗,好在人馬損失不大。雖然回來謊稱是打勝,騙過了所有的人,但心裏一直覺得不太得勁。不過他到並不認為自己打敗仗是因為宋軍有多強,而且自己太不小心的緣故,因此心裏一直憋著一口氣,想再打一個貨真價實的勝仗。來證明自已的能力,眼看機會來了,立刻跳出來搶令。

不過他剛才那一番話也說出了摩尼教中大多數人的心思,畢竟現在摩尼教的大多數首領們都不認為宋軍有多麼強大,因為自從摩尼教起事以來,攻城奪地一直都還比較順利,即使有幾次失利,也是因為宋軍固守城池,攻城不下被宋軍偷襲得手的。而楊炎到了廣南之後,宋軍就一直不敢和摩尼教軍交戰,這也助長了摩尼教軍的傲氣。

因此摩尼教的大多數首領都覺得宋軍的實力也不過如此,目前的這一連串勝利隻不過是鑽了鍾子昂登基大典的空子罷了,他們到是都讚誠和宋軍真刀真槍的打上一仗。因此紛紛表示同意鍾振先的意見。就連趙草也覺得賴文政的想法也未免太過謹慎了。

其實鍾子昂也是這般想法,心裏覺得完全應該和宋軍打一仗。而且鍾子昂也認為,鍾振先和陳子明畢竟還是戰勝過宋軍,因此這一戰至少也有七成的把握獲勝,於是道:“陳子明,鍾振先你們兩人立刻先帶前軍去潯州迎戰宋軍。”

摩尼教的主力是五軍都督府的五軍,現在中軍駐守在貴州,並擔任這次登基大典的護衛工作。前軍分駐守在平旦驛,武化,龍平,這些地方失守以後,都退回到武仙,潯州。後軍由鍾振先和陳子明代回來,駐紮在貴州城外。左軍在賓州,右軍在藤州。

鍾振先和陳子明道:“臣尊令。”

賴文政見教中上下都決議出兵與宋軍決戰,己無可挽回,隻好又道:“大王,現在形勢緊急,就算是出軍迎戰,也要調集各路人馬,集中大軍以優勢的軍力來對付宋軍才是。切不可以小股人馬去迎戰宋軍。”

鍾子昂點點頭,這一次賴文政雖然說想也得謹慎了一些,不過這也不是沒有道理,他想了一想,道:“賴卿所言也有理,那麼這樣,你是主管兵部的,立刻下令調賓州和藤州的人馬到貴州,鍾振先,陳子明,你們領軍到了武仙,還是小心為上,守住城池為主,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也就不必和宋軍交戰,等大軍集合以後,再與宋軍決戰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