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十四背水一戰4(1 / 2)

“原來以經追到了潯江邊上,看來宋軍好像不是真敗,而是在向兩側撤退。”這個時候趙草心裏才開始有些疑惑,立刻下令,“停止追擊。”

但前麵的士兵雖然停下了腳步,但後麵的士兵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還在繼續前進,倏然發現前麵的人停了下來,都下意識的伸手去推,而前麵的土兵身不自己的被推著又向前進,一些士兵都被推的踩入了水裏。就在這推推搡搡之中,摩尼教軍的空間一下子又被壓縮了許多。

就在這時,潯江對麵的堤岸後麵突然冒出了無數的宋軍,全部都是弓箭手,在江邊一字排開,對著這邊的摩尼教軍開弓放箭。

潯江的江麵並不寬,隻有五六十步,以經踏入潯江的摩尼教士兵正在弓箭的射程以內,一下子就被射倒了許多。有盾牌的士兵紛紛舉起盾牌來擋箭,而沒有盾牌的士兵則本能的向後退。但後麵的士兵看不清前麵發生的事情,還在前進,潯江邊上頓時擠成了一團。

而與此同時,在摩尼教軍背後以經完成了合隴的宋軍騎軍,也在摩尼教軍的背後發動了猛烈的衝擊。而這時摩尼教軍以完全亂了陣腳,有些繼續跟著前麵的人向前進,有的回到身來,抵擋身後的宋軍。

而宋軍俱甲騎兵直到這個時候才有了徹底發揮自己全部實力的機會。成百上千的騎兵排成一排一排,長槍一率水平的指向前方,這陣式就足以令人心驚膽裂。向前推進就如何巨大的磨盤碾過一樣,一切擋在前麵的事物都毫不客氣的被輾個粉粹。

在這巨大壓力下,最外圍的摩尼教軍也不得不又向中部收縮,到也不能說摩尼教軍的士兵貪生怕死,但是如果置身於人群之中,任何個人力量都無法阻擋住洶湧而來的人流,隻有順著人流後退才能保證不被擠倒踩死。

但用不了多一會兒,靠近江邊的摩尼教軍士兵突然發現自己己無路可退了,而在外圍還有上萬的摩尼教軍士兵還在繼續向內部湧擠。此時,擁擠,慌亂和踐踏不可避免地在摩尼教軍當中蔓延開來。而此時宋軍的步兵在騎兵的支援下緩緩地,但是不可逆轉地完成了,對多於自己一部的摩尼教軍的包圍。

其實雖然是背水布陣,但從一開始的布置,楊炎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激發士兵們置死地而後生的死戰決心,和摩尼教軍硬拚。因為殺敵一萬,自傷八千,即使是硬碰硬贏了,也是慘勝,實在得不償失。何況他也再清楚不過,一但被激發起狂熱情緒的摩尼教士兵的戰鬥力是何等可怕。

受去年在守衛廣州時,長街一戰的啟示,楊炎才想到了這個辦法。去年的廣州,依靠一條狹窄的長街,摩尼教軍就憑借五六百兵力擊敗了多於自己十餘倍的廣州守備兵馬。雖然這裏沒有長街,但楊炎卻可以想辦法,通過陣形的變化製造出長街一樣的環境,來圍困住以自己多出一倍的摩尼教軍。

一開始宋軍中路的後撒就是為了吸引摩尼教軍的主力向中路集中,一步一步走入自已布下的陷井。而將宋軍最強的俱甲騎軍分布在兩翼,是要利用俱甲騎軍強勁的衝擊力將摩尼教軍的向中路擠壓,進而形成兩翼的合隴,完成對摩尼教軍的包圍。

這一個大膽,奇妙而又高明的大範圍包圍作戰計劃能力得以實施,不僅需要士兵們有極強的素質和互相協調配合能力,也需要各軍的指揮官有很高的指揮能力,更需要全軍的主將有清晰的頭腦,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缺一不可。

而這時宋軍以經迅速的調整好了包圍的隊形,步軍替換騎軍成為包圍摩尼教軍的主力,一麵一麵巨大的塔盾被傳遞到包圍圈裏麵,豎成了一圈盾牆,透過盾牌之間的空隙,長槍如密林一般向前伸展,掩護著執塔盾的士兵,在塔盾兵和長槍兵的身後是校刀手,一但在摩尼教軍衝破了盾牆和槍林,就由他們來阻擋。

這時在最外圍,騎軍們一個個都以經站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向包圍在圈裏的摩尼教軍射箭。由於摩尼教軍太過密集,根本就不需要瞄準,每一支箭幾乎都能夠命中目標。而且宋軍的盾牆和槍林還在不斷向裏推進著,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被團團圍住的摩尼教軍隻好不斷繼續向中央退縮,直到無路可退。有些密集擁擠的地方,連舉起手臂都困難。而在潯江邊的士兵以經都被擠得站到水中,這個時候最倒黴的就是那些不小心摔倒在地上的士兵,每一個人身上都要同時四五個人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