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一 臨安的朝議6(1 / 2)

棲霞寺,一間靜室之中,兩個僧人正在對奕。一個是光衍,另一個則是智空。

智空拈起一粒棋子,輕輕放到了棋盤上。道:“師兄,鄧王請了你幾次,你為什麼都拒絕了呢。難到你對鄧王有什麼成見嗎?”

光衍拾起一粒棋子,正在沉呤,聽了智空的話,笑道:“師兄,我對鄧王到是沒有什麼成見,隻能說我和鄧王並不對路,所以我並不想和鄧王來往。”

智空苦笑了一聲,道:“師兄,我知道你和楊炎的交情不錯,難道你是以為楊炎會比鄧王更有機會成大事嗎?”

光衍輕輕把棋子放在棋盤上,道:“師兄還以為鄧王是能成大事的人嗎?”

智空拈了一粒棋子,正要放下,聽了光衍的話之後,又將手縮了回來,苦笑道:“說實話,我現在才發現,鄧王似乎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賢明。上一次宗天極出現在臨安,他的做法也未免太冒失了,結交宗天玄到是沒錯,但也不該做得如此露骨。我暗中勸過他兩次,可惜他都沒有理睬。”說著還不住的搖頭。

光衍微微一笑道:“物以群分,人以類聚,你看看鄧王身邊都是些什麼人,不過隻是誇誇其談,阿諛奉承之輩,平日裏固然是口若懸河, 滔滔不絕, 值真正到了有事的時候,卻一個也沒有用。任用這樣一些人的人, 怎麼可以成大事呢?”

智空點了點頭,把手中的棋子放到棋盤上,道:“師兄說的是。唉!還是師兄目光如矩,一早就看出了鄧王非成大事之人。”

光衍道:“所以鄧王現在看似離皇位很近,但想要成事,唯一的機會就是太子在沒有生下世子之前亡故,否則他絕無成功的機會。何況就算鄧王能夠饒幸登基, 就算不是昏君,也不過是一個平庸之輩, 這樣的人, 不理他也罷。”

智空忽然道:“那麼師兄認為楊炎的機會會比鄧王大嗎?他現在也不過才是一個承宣使啊,資曆並不算深,雖然是楊沂中的孫子,但根基也不牢固,隻要皇帝一道聖旨,隨時都可以把他貶為平民,去年不就是這樣的嗎?”

光衍搖搖頭,道:“師兄,你可不要忘了,楊炎今年才二十二歲,縱觀我大宋這二百餘年以來,有幾個大臣官員能在二十二歲的時候到達承宣使的地位,當年的嶽飛在這個年齡時,也不過是一個‘效用士’而己。”

智空微微一怔,但又搖了搖頭道:“如果是以用兵之道而論,目前我大宋到是確實無人能出楊炎之右。不過楊炎的用兵的能力再強,也隻是武將,更何況與永寧公主成親之後,更為宗室,跟本不可能執掌朝政,又如何能成大事呢?”

光衍嗬嗬笑道:“武將又如何?太祖皇帝當年不也是武將出身嗎?他能成大事,楊炎為何不能?”

智空搖搖頭,道:“可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太祖當年正好恰逢周室幼主登基,人心不定才正好有機會乘虛而入。但現在大宋統治穩定,當今的皇帝雖不說是有雄材大略,但也算得上仁毅英明,而旦又正當盛年,人心思治不思亂,那有乘虛而入的機會。”

光衍微微一笑,道:“我到不這麼看,正是當今天子正當盛年,我才認為楊炎才有機會。趟若是當今天子正當少年,反到沒有機會了。”

智空想了一想,這才明白光衍的意思,道:“師兄的意思是說,等到當今天子百年之後,便是楊炎的機會了嗎?”

光衍道:“不錯,當今天子雖然正當盛年,但畢竟年近五旬了,就算還能在做二十年皇帝,楊炎到那時也不過才四十歲,以他的能力,到了那時,權勢必會達到頂峰,那時新君登基,人心必然不穩,正好有可乘之機。”說著又低頭去看棋盤。

智空又搖了搖頭,道:“師兄你這話不對,二十年後,太子也有四十歲了,完全能夠執掌朝政了。”

光衍道:“我見過太子幾次,他體弱多屙,並非長壽之像。而且性格懦弱,無甚主見,偏偏又娶了一位悍妻,一但繼位,必會出亂子,到那時可就自然有機可乘。”

智空點點頭,道:“師兄你說的到是對。不過據我看來,楊炎這人並非熱衷權勢之人,他未必就肯取大宋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