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大理城之後,高建銘才稍稍看些安心,不過再查點一下隨高建銘一齊逃進大理城的敗軍,竟然隻剩下不足兩千人,而且一大半身上都有傷,交趾大將李圭和自己手下的大將楊暉都以經陣亡,想想就在幾天以前,自已還坐擁大軍三萬多人,與宋軍對持,結果一夜的功夫,就被宋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現在回想起宋軍強悍的戰鬥力,和如同惡夢一般的騎軍,高建銘仍然不寒而栗。
因此雖然進了大理城,高建銘仍然不安心,命令士兵將大理城的四門緊閉,嚴密防守,並且多準備弓箭,滾木擂石等守城之物,防備宋軍來進攻大理城。而且下令,將高氏所占領的各地人馬都調到大理城來集合,又命高建勳親自到那些歸附自已的大理各部中去,要求各部的族長發兵相助,同時也讓阮酋近立刻趕回交趾,請求交趾再發來大軍幫助自己對付宋軍。
但一連過了好幾天,也不見宋軍來進攻大理城,高建銘到能耐得住性子,但高建銘之子高繼能卻有些沉不住氣了,高繼能今年二十二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自幼就好練武功,弓馬十分純熟,十七歲時就開始上戰仗征殺,到也立過不少戰功,因此頗為驕狂。一見父親被宋軍殺得這麼慘,心中極為不服,向父親要求,帶領著三百戰象出城去和宋軍決一死戰,也為高氏挽回些麵子來。
高建銘雖然十分相信戰象的戰鬥力,但這時可也不敢讓兒子出城,去和宋軍決戰,要知道這時大理城中一共也隻有一萬多兵力,這三百隻戰象是現在高建銘手中最後的王牌,一但再敗了,高建銘可就真到了萬劫不複的地步了,這個時候自然不敢輕易放高繼能出去。
不過宋軍雖然沒有到,但陸陸續續又有許多失散了的敗軍找回大理城來,高建銘杷這些敗軍收隴起來,到也又多了四五千人,不過一個個都丟盔棄甲,衣衫襤褸,和叫花子沒什麼兩樣,但畢竟還曾是高建銘的士兵,吃了兩餐飽飯,換了一身新衣服之後,又把精神抖搜起來了。不過一提到宋軍,有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打哆嗦。
但不管怎麼說,大理城裏的兵力又增加了數千,那麼安全也就又增加了一成,同時高建銘又把大理城裏的差役,民團,大戶人家的護院打手,以及一些青壯人又征集起來,一率編成士兵,這麼一來又湊了四五千人,使大理城裏的兵力達到了兩萬,因此高建銘心裏又踏實了不少。
不過一晃過去了十幾天,也不見宋軍來進攻大理城,而且大理城百裏以外也不見宋軍的蹤跡,高建銘派人出去一打聽,才知道自從自己躲進了大理城之後,宋軍就撤了軍,一直退回到禮社江邊下寨。高建銘知道以後,心中不免又有些犯猶豫,楊炎這是要幹什麼?為什麼不來進攻大理城,反而退兵了呢?難道說他又有什麼詭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