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十一交趾臣服2(1 / 2)

楊炎微微一笑,道:“這段時間以來,陛下對外臣等照顧己十分周到,也賞賜了不少財物,豈敢再求什麼?何況外臣在廣南尚有公務需要處理,不敢再大理多做停留,望陛下見諒。”

段智興聽了,知道是留不住楊炎了,便道:“那好吧,五天之後朕當在金殿上親設酒宴,為楊駙馬和大宋將士餞行。”

楊炎告退之後,段智興立刻傳旨升殿,招集文武大臣,一起商議宋軍要去進攻交趾,大理該如何行動。

甘華和劉建赫雖然對段智興的行為十分失望,但現在畢竟是商議國家大事,而且這是段智興主動升殿招集大臣議事,說明他還沒有糊途到底,因此兩人立即當殿提出,大理也應該出軍配合宋軍,進攻交趾,將高氏一族斬草除極,消滅幹淨。

段智興又問其他人的意見,黃琪善、錢之喬、鄒平渚這三個剛上任的大臣竟也同竟大理出兵,配合宋軍去進攻交趾,除去高建銘,永絕後患。段智興聽了十分高興,認為他們幾個現在確實是感激自已的恩德,衷心扶保自己。

其實黃琪善、錢之喬、鄒平渚這三個人心裏都清楚,他們現在的行為等於是以經被叛了高氏,如果高建銘再殺回來,直怕先就會要了自己的命,他們可不指望高建銘也會向段智興一樣,再次饒了自己,因此除去高建銘,也是為他們自己消除一個後患。

既然文武大臣們都同意出兵,段智興當殿下令,任命劉仁先為這一次出兵的大理主帥,率領兩萬大理人馬,隨宋軍一道去進攻大理。當然一切事宜全聽楊炎安排調度。同時又命令甘華籌措糧草物資,保障出軍的補給。對於這個任命,劉仁先雖然感到有些意外,但還是領旨謝恩,回去準備去了。

原來在宮裏段智興就和寧公公商議好了,兵是一定要出,而且出兵的主將就是劉仁先。一來因為段智興還是十分信任劉家父子,而且目前大理也隻有劉家父子倆有領軍的能力,二來段智興也知道自己任用黃琪善、錢之喬、鄒平渚這三個人,一定引起那些跟隨自己逃亡的大臣不滿,正好借這個機會,安撫一下這些大臣,三來劉仁先和楊炎關係不錯,如果用別人怕引起楊炎不滿。如果楊炎生氣了,那麼後果就很嚴重。

而且寧公公也深知,雖然自已又得到了段智興的信任,但目前也不能得罪這些跟隨段智興逃亡的大臣,相反還應該盡量示好,這樣才能左右逢源,因此對段智興的決定,也一力讚同。因此這樣五天以後,宋軍和大理軍一起出發了。

大軍一路向西南而行,五天之後到達黑水河邊的宋軍大寨,劉複武、張師顏和殷世彪三人出營來迎接楊炎。

進營之後,劉複武才向楊炎彙報,黑水河一戰中,宋軍大獲全勝,僅俘虜的交趾和高氐聯軍士兵就不下五千人,現在都在寨中看押,還抓獲了九十一頭大象,也在營裏和原來的大象一起喂養,另外還有死象一百二十二頭。不過現在死象都以經處理完畢,象皮、象骨、象牙等物都以經分類保存起來。

張師顏率本部的人馬和象軍到達黑水河大營之後,把所有大象集中起來,組成一軍。現在加上原來屬於大理的四十六頭大象,宋軍一共有大象一百八十六頭,早在來大理之前,宋軍就以經訓練了二百名騎象的士兵,不過現在人數是遠遠不夠了,張師顏又拔出了三百名士兵,進行騎象的訓練,經過了這一個多月的訓練,這些士兵們以經基本掌握的控製大象的方法,現在宋軍的象軍以經初俱規模了。

楊炎對別的東西到不在乎,不過見又抓獲了這麼多頭大象,象軍也初步成型十分高興。當即把象軍暫時並入馬軍司中軍,交由張師顏管理,然後楊炎又把所有的俘虜全部都移交給了大理軍處置。劉仁先接收了這批俘虜之後,派了一名副將帶三千人馬把俘虜們押送回大理城去。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大軍在黑水河邊休息了兩天,立刻撥營起寨,渡過了黑水河,沿河南下,向交趾進發。

而早在楊炎接到臨安的上諭之後,就命人返回大宋廣南,下令駐紮在交趾邊境的曹勳,讓他立刻進攻諒山。曹勳接到楊炎的命令之後,立刻集中了步軍司中軍、後軍和廣西軍左軍、右軍、勝捷軍等五軍,共計二萬五千人馬,向諒山發動了進攻。好在守衛諒山的大將阮守捷十分謹慎,居險而守,這才力保諒山不失,不過也僅僅隻能守住,無力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