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法勝寺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剃度授戒的地方。
居【壇經】記載,中土禪宗為西域僧人達摩所創,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俗姓盧,廣東新興人,自幼父親早喪,家境貧寒,於市進賣柴為生,時見一客誦金剛經。慧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後至黃梅東禪寺,禮拜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五祖器之,便傳頓教及衣缽,雲:汝為第六代祖。慧能得衣缽之後,恐其他弟子不服加害,南下至曹溪,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慧能守網捕獸。慧能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正月初八,慧能來到廣州法勝寺(今光孝寺),正值法勝主持印宗法師講受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眾僧議論不已。慧能越眾而出,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詰奧義。見慧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印宗雲:“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 慧能曰:“不敢。”印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於是為慧能剃度授戒。願事為師。慧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雖然就在第二年,慧能便離開了法勝寺,北上韶關南華寺開山傳法,但法勝寺從此也成為廣州城中最著明的寺院之一。
在七月十八日夜晚大敗襲擊廣州的海盜之後,一連幾天廣州城中都平安無事,楊炎將打敗海盜的經過,以及隨後肅清海盜的計劃都寫成拆本,上奏到臨安。這一天楊炎陪著趙倩如,帶著鐵成林和穀雪萍兩人到法勝寺遊玩。
楊炎在臨安時就和名僧光衍交好,因此對佛學也頗知一二,禪宗六祖慧能的大名,他也是知道,因此趙倩如提議到法華寺遊玩也欣然同意了。不過楊炎不願張揚,不但沒有帶待衛,而且幾個人都換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出來,“風林火山”也用布包起來,背在身後。
法勝寺雖然著名,但規模並不大,比先前摩尼教藏身的那座玄法寺要小得許多,寺中建築頗舊,而且山門上的油漆也脫落了許多,顯得年代久遠。
幾人走進寺中,正對大門的是一尊彌勒佛像,彌勒佛的背麵是韋陀護法,過了進去才是正殿,繞過了彌勒佛像便是寺廟的大院,左右分別是伽藍殿和地藏殿,正中便是供奉著釋迦牟尼像的正殿。正殿之後就是供奉著六祖慧頭發的祖堂。
一般遊客到了寺院,都應先像佛祖敬香,楊炎雖然並不信佛,不過即然是到了寺廟裏遊玩,也要尊守別人的規劇,這時寺中也沒有幾個遊客,正好正殿中也無人,因此幾個人先到正殿中,給佛祖敬香。正殿的釋迦牟尼像到是很高大,也是用金漆刷麵,不過年代久遠,有些地方的金漆以經脫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