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惇有些疑惑道:“為何是解除他一部份兵權,而不是全部。”
趙昚心中暗歎,太子還是太年輕了,不知道其中的微妙關係,耐心解釋道:“一但能夠擊退金軍,楊炎自然居功置偉,如果解除楊炎的全部兵權,隻會讓楊炎心中不滿,也會讓其他武將寒心。何況金軍雖退,難免不在卷土重來,到那時你還需要用楊炎來抵抗金軍。因此千萬不可解除其全部兵權。”
趙惇道:“兒臣明白了。隻是到那時兒臣是該把楊炎留在臨安,還是讓其駐守邊境?”
趙昚點點頭,十分滿意,道:“問得好,到那時你可以將楊炎留在臨安,可以受他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或是樞密副使均可,這樣一來,楊炎乃然可以受朝廷重任,不至生出怨心,而他人在朝中,與軍隊分開,也便於控製。隻是千萬不可讓他駐守邊境,手握重軍。”
趙惇道:“多謝官家教誨,兒臣知道了。”
趙昚道:“另外,朕以經決定,將六娘也嫁給楊炎,因此一但兩國戰事結束,你可以立刻賜婚,準許他們完婚。”
趙惇微微一怔,不解道:“這又是為何?楊炎不是以經和九娘成親了嗎? 為什麼又要把六娘許嫁給他, 豈不是娶了兩位公主?”
趙昚道:“楊炎為人並不貪財物,但年少風流,不訪多賜其美女,加以籠絡。隻是九娘終是藩王之女, 並非朕的親生女兒。而六娘是你的親妹妹,將她嫁給楊炎,一來可以顯示朝廷對楊炎的恩寵,二來有六娘在楊炎身邊,也可以時時勸解楊炎,使他保持忠於大宋。雖然將兩名公主下嫁一人,有損朝廷尊麵,但卻可以更顯朝廷對楊炎的信任,如果這樣能夠換來楊炎對大宋永遠忠心,那也是值得的。”
趙惇道:“兒臣尊命。”
趙昚又道:“還有,六娘為人聰穎,見識卓著,文材武略都是上佳之選,隻可惜是一個女子。不過這樣也好,正因為她是女子,才不會對皇位有非份之想,因此你也可以完全信任她,不需要有所顧忌。如果有重大難以決斷之事,到不妨多和她商議, 聽一聽她的建議,一定不會有錯的。”
趙惇道:“兒臣尊命,以後凡事一定與六娘多商議。”
趙昚道:“還有,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妃,她性子潑野善妒,喜怒無常,而且飛揚跋扈,驕橫蠻悍而你為人懦弱,性子溫和, 將來隻怕是管束不住她。宮帷之亂為取禍之根本,仍為曆朝所忌,而有六娘在,日後她還可以幫著你管束一下李妃, 震懾後宮,讓她不至太過於張揚,也不置於生大亂。而且你要記住一但你繼承皇位,李妃一定會讓你重任李氏族人,但這一點千萬不可行,以防外戚傳權。”
趙惇道:“兒臣一定牢記官家的教誨。”
趙昚點點頭,道:“好吧,我父子今日就言盡於此,日後朕不在你身邊了,你當好自為之。”
接著趙昚立刻招集文武大臣,當朝宣布,由陳俊卿、史浩、龍大淵、楊沂中等人保護太上皇趙構及太子趙惇,明天先離開臨安,前住潭州躲僻金軍。其他的大臣如韓彥直、梁克家、洪適、胡銓等人暫時仍然留在臨安駐守,靜觀其變。
其他眾大臣都苦勸趙昚隨太子一道離開臨安,有不少人甚至叩頭碰地,流血不止。韓彥直甚致表示,願憊代趙昚留守臨安,誓死抵抗金軍,但趙昚心意以定,持意不從。對於大臣們的苦勸隻是一笑了之。其他大臣見皇帝心意以決,知道勸也無用,隻得做罷。
***** ***** ***** ***** ***** *****
秋雨如注,宋軍都在冒雨趕路。
楊炎一麵催動人馬趕路,一麵沉思。直到現在他才有時間靜靜思考,這一次回臨安發生的事情。
這一次回臨安其實隻有一天時間,因此行程匆匆忙忙,以致於在臨行前連虞允文用那裏也沒有去告別,不過回來的時間雖短,但發生的事情卻是不少,而最令楊炎意外的莫過於趙昚忽然許婚,將趙月如也嫁給自己。而且還要自己當麵去對趙月如說明。
想到這裏,楊炎不禁又摸了摸懷中那塊刻著趙月如生辰八字的玉佩,忍不住想到,這一次如果和趙月如見麵,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自己又該怎麼樣去對趙月如說明。趙月如無疑是一個好勝的女子,她會不會拿起棍子,又逼自巳和她比武,一定要打贏了她,才肯答應嫁給自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