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以經偏西了,秋風乍起,帶來一陣陣的寒意。大道邊,田野中,無數的百姓都在緩緩向南方前方,形成一股長長的人流。
“轟隆隆通!轟隆隆通……”大道上忽然傳來嘈雜的聲音,大多數百姓都亳不理睬, 自顧繼續趕路。但還是有一些百姓都駐足回望。見在一隊騎軍之中,夾雜著百十輛大小車輛奔馳而來,車輪聲、馬蹄聲混雜在一齊,久久不絕,回蕩在平野上。揚起的塵土幾乎將快要下山的太陽。
今天是楊家和信王府的家人離開臨安的第三天,經過了三天匆忙的趕路,車隊以經走出了四百多裏,以經進入江南東路的饒州地界,而連日不停的秋雨也終於停了下來,久違的陽光也從雲彩中露出頭來。這時兩家的家人也都十分疲勞,即使是流蘇嚴蕊兩人同乘一車,一路顛簸,也疲憊不堪。好在兩家的人都知道現在時局危險,早一點趕到隆興府,就早一點安全,因此也都毫無怨言的趕路。
流蘇和嚴蕊同乘一車,透過車窗,看了看天,這時以經到了中午,流蘇叫來楊全,道:“全叔,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吃了中飯再走吧。”
楊全答應一聲,立刻下去安排。楊沂中和楊炎都不在,楊老夫人年紀大了,也不理事,這一路上坐息行走都是由流蘇、嚴蕊和楊家的兩個總管楊安和楊全來安排。楊安和楊全也都跟隨楊沂中多年,見過大世麵,而且也在軍中待過好幾年,因此軍隊調配的事情,都由他們付責,流蘇和嚴蕊隻用照顧好三家的家人。而信王府那邊也全聽他們這邊的調派,一路上到還是沒有起什麼爭執。
楊沂中畢竟是久經戰場的人,到是有走遠路逃難的經驗,因此早就吩咐家人隻帶一些隨身細軟財物,大多數大件東西都留在臨安或者埋藏,或者送人,另外遠準備了大量糧食和飲水,因為人口太多,而且這一路上兵荒馬亂的,隻怕有錢也賣不到吃的。因此一路上到是不缺少吃喝。
三家的人口加起來有六百多口人,大小車輛一共有一百零五輛,還有二十多匹馬,其中壯年男丁有兩百多人,再加上楊炎派來護送他們一行的一千騎軍,排成了很長一隊。付責護送他們的田楷自知責任重大,也做了精心安排,讓車仗和女眷在隊伍的最中心,壯年的男丁每人都執一根長棍,圍住車仗和女眷,士軍在最外圍保護。井井有條
這時聽了楊全的吩咐,田楷立刻下令全隊停止前進。找了一個背靠山牆的地方,將車仗停在中心,其他人在外圍。又將士兵們分成兩批,一批做飯,另一批警戒,保護眾人的安全,然後調換。士兵們行動坐臥井然有序,顯得訓練有素。令楊安和楊全也跟楊沂中征戰沙場多年,對此也大為讚歎,當年老郡王帶的兵也不過如此。
這時從人們開始燒水做飯。流蘇和嚴蕊也從車中出來,透了一口氣,看著外麵看不到頭尾的人流,或牽羊趕牛,推車擔擔,或背包挎籃,扶老攜幼,白發蒼蒼的老者,稚氣未脫的幼兒,全都加入了南下的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