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七鬥智鬥力7(1 / 2)

即使拋下所有步軍,鑾架車隊依然走不快,而且宋軍之中騎兵的數量不足八千,那麼防衛必然單薄, 如果被金軍追上, 又如何保護太上皇和太子的安全。何況這裏離隆興府尚有近四百餘裏,如果將所有輜重扔下,一路上衣食住行又如何保正。因此當務之急是加速行程,爭取早日趕到隆興府。另外隻需派遣一部份人馬斷後,擋住金軍即可。

陳俊卿、韓彥直、梁克家、胡銓等人都是有見識,經過風浪的大臣,均同意楊沂中的意見。但龍大淵史浩等人依然堅持已見,於是雙方爭執起來,各居一詞,似乎誰說的都有理。趙惇本來就卻斷謀之材,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在猶豫不定的時候,卻驚動了太上皇趙構,最後不得不由趙構出麵來裁決。

趙構到底還是見過大風大浪,聽完兩方的呈詞之後,立刻同意采用楊沂中的意見,並且下令,所有防衛事宜全部交由楊沂中處理,一路上也加快行程,有敢延誤者,立斬。

楊沂中是當前碩果僅存的紹興時期的名將,又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多年,在軍中威信素著。因此由他全麵處理軍務,立刻將軍心首先穩定下來。

隨後楊沂中立刻下令,由殿前司前軍、後軍在大道兩側埋伏,虛插旗幟,設為疑軍,付責斷後,又命劉複武帶領馬軍司選鋒軍主動出戰,迎擊在後麵追趕的金軍。另由左軍、右軍保護車隊的的兩翼,中軍和護聖軍保護車隊繼續前進。同時命令路上不得拖延,一定要加快行程。

果然金軍追擊的人數本來就不多,而且這時又深入臨安以南兩百餘裏,以成為孤軍。見宋軍主動迎戰,也不知有多少人馬,又見宋軍設有埋伏,不敢和宋軍交戰,立刻撤退回去。

知道金兵撤退之後,大宋君臣無不長出一口氣,以手拍額。不過再也不敢在路上耽誤,一路加快了進程,趕到了隆興府。

趙倩如出城迎候太上皇和太子一行。先見拜見趙構和趙惇,又問候了幾句路上平安,然後將他們接進隆興府城中休息。韓照靜和張文珠聽說韓彥直也來了,也趕忙去探望。將他們一行人全部安頓好之後,趙倩如這才去拜見楊沂中,並且告訴他家小車仗都以經從這裏過去了,人員也全都平安,自己以經在靜江府都安排好住所,請他不用但心。

楊沂中聽了,也誇講了趙倩如幾句。趙倩如這才問楊沂中,有沒有楊炎的消息。

楊沂中聽了,也歎了一口氣道:“我隻知道臨安府以經失守,但沒有聽到子昊的消息。”

趙倩如聽了,雖然知道楊炎和趙月如都是英勇善戰,但也不禁暗暗為他們但心起來。不過在楊沂中麵前也不好流露,隻好先向楊沂中告退回去。

途中正好遇見趙忱和嶽瓔、嶽珂從南城回來。幾人見麵,問候了幾句,趙倩如便帶著趙忱一起回府衙去了。這幾天的時間,連強製加自願,以將隆興府城中的流民送走大半,使城裏的負但大大減輕了。趙忱這幾天每天都在南城幫助勸說流民離開,登記發稂,並細心為他們指明去靜江府的道路,到是幹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