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十六弑君2(1 / 2)

直到乾道三年(1167年)鍾子昂見摩尼教勢力漸成,又趁著大宋北伐之際,終於決定在廣南聚眾起事。就在當年,鍾欣玉去臨府觀察朝廷動靜,曾夜探皇宮,結果陷入重圍之中,險些被擒,幸好是李道在暗中出手相救,才得以脫身。當時楊炎身兼“帶禦器械”正在皇宮內當值,還曾分別和鍾欣玉、李道交過手。隻是當時楊炎並不知道那就是李道。

等到朝廷派出待衛步軍司都指揮使吳拱領軍到南方平亂,李道又在京中也不斷向摩尼教提供消息。這也是吳拱屢次出兵,都難以取勝的原因之一。當如果不是當時楊炎正在廣南,先死守橫山砦,打亂了摩尼教的進軍計劃,後來幫助吳拱守住了仁修縣,又支援廣州,屢次擊退了摩尼教的進攻,恐怕摩尼教早己完全占領了廣南。

後來朝廷決計換將平亂,李道又暗中活動,希望自己能夠接替吳拱位置,赴廣南平亂,打算到了廣南之後,暗中與摩尼教竄通,故意兵敗,將廣南之地都讓於摩尼教,好讓摩尼教能夠成勢。好在趙昚考慮再三,加上虞允文及力推薦,才終於決定啟用楊炎而不用李道平定南分,總算是做對了選擇,無形之中才使大宋躲過這一場大劫。要不然恐怕摩尼教真要成氣候了。

楊炎領軍去廣南平亂之後,李道依然暗中在臨安活動,一邊為摩尼教提供消息,一邊攻擊楊炎,希望能將他撤換掉。楊炎一開始使用驕敵之計,堅守不戰,李道使暗中指示人彈亥楊炎膽小怯戰,怠慢軍心。後來楊炎連戰連勝,勢如破竹之時,李道又派人在臨安造謠,說楊炎有在廣南自立為王的野心。極力主張將楊炎調回臨安。不過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也使李道精於官場爭鬥,這些事都是暗中指使別人去做,他本人都沒有親自出麵,始終保持著置身事外。

好在當時朝中有虞允文等人極力為楊炎分辯解釋,加上趙昚的頭腦十分清醒,也深知用人不疑的道理,因此始終沒有幹涉過楊炎的進兵行動,才使楊炎終於能夠平亂成功。並且在海南一戰中殺死了鍾子昂。平定了這一次摩尼教的叛亂。

鍾子昂死後,鍾欣玉接任了教主的位置,率領摩尼教的殘餘人員轉入暗中,赴海外活動,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並未連絡李道了。正好這時金軍南侵,臨安失守,趙昚殉國等一係列事情,使大宋自顧不暇,也放鬆了對摩尼教的追查,鍾欣玉暗中領人返回大宋,同時也連絡上李道,要他設法除掉楊炎。

對於李道來說,除掉楊炎也正是扳倒楊沂中,自己持掌殿前司的突破口,因此也積極行動。不過這一回他仍然采用躲在背後,唆使別人出頭的做法。隻有暗中使勁,讓史浩、龍大淵這一夥人去當這個出頭鳥,甚至是慫恿皇帝趙惇親自出麵。而李道始終都躲在暗處,並不露麵。

結果幾經反複周折下來,事情也一步一步如李道所願的方麵展,趙惇終於說動了趙月如。由趙月如親自動手,暗算了楊炎,終於把楊炎抓獲。

但令李道始料未及的是,趙月如雖然出麵抓住了楊炎,但始終不肯把楊炎交給別人處置,連趙惇出麵也不行。李道見來文的不成,就不惜從幕後跳出來,親自出麵用武力硬搶,但不想趙月如武功超綽,還在李道之上,而且手下的幾個女兵也都不是弱者。動用武力李道也絲毫占不了便宜。

而就在同時,趙倩如為了救楊炎,竟然采用了最極端的做法,發動了兵變,率軍包圍了皇宮。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道也無力阻止趙月如放了楊炎,使得這一次幾乎將要成功的除掉楊炎的計劃最終還是功成垂敗。而且這時李道以經走到前台,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躲在幕後行事了。同時又但心自己的身份暴露,又怕楊炎報複,因此李道才決定挾持皇帝逃出天臨府去,先躲開楊炎再說。

因為趙草所說的很多之前發生事情都能對得上號,因此楊炎和趙倩如聽完趙草的呈述完這段經過之後,到以經信了大半。楊炎想了一想,才道:“賴先生,多謝你及時把這個消息告訴我,不過事關重大,不能輕易決定,你先帶趙先生和其他人下去休息吧,我們還要再商議一下,再看下一步該怎麼辦。”

賴文政聽了,立刻像楊炎告辭,帶著趙草等人下去。他們走了以後,楊炎立刻又請來楊沂中、萬顯聲、穀正揚、乙休等人,將剛才從趙草那裏得知的這一切告訴他們。楊沂中聽了之後,也有些驚疑不定,從趙草所說的看來,這事到確實不像是假的,不過整個事情實在太詭異,太離奇,而且涉及到皇室後宮,關係也太大了,是真是假,他也不能輕易就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