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那裏來的人馬。”楊炎從隊伍中躍眾而出,用手中的寶刀指著對麵的一支人馬喊道。
楊炎率領著八百人馬,與入川的大軍分開之後,在周宏明和李好義兩人的帶領下,正打算從小路繞到上封穀後,與趙月如率領的大軍前後夾擊穀中的伏兵。
這條小路一邊倚山,一邊靠河,果然十分狹窄,最窄處隻能容一人一騎通過,而且高低不平,崎嶇難行。許多地方騎兵都必須下馬牽行。就連楊炎也和眾士兵一樣,棄馬步行,率領著隊伍一路急趕,一口氣走出了兩個多時辰。終於快要走出這條小路,重新走上官道了。
這時天色以經漸暗,在前方探路的周宏明忽然趕回來報信:在前麵發現一支軍隊,也在這條小路上行走,馬上就要和他們撞上了。因為現在光線太暗,看不清是什麼人馬,有多少人。
楊炎聽了也大吃一驚,急忙命令軍兵們準備戰鬥。好在他帶出來的人馬都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精兵,雖然這時以經十分疲憊了,但一聽遇到敵人,人人又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各自搶占有利的地形,做好準備迎戰。楊炎和趙草並肩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因為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樣狹窄的道路上,任何戰術策略都起不了多大作用,隻能靠士兵的勇猛,因此楊炎才不惜身先士卒,親自上陣。
不過這條小路也實在太狹窄,即使是八百人,也無法全麵展開,最多也隻能有五十人可以和敵軍接觸。當然這樣也有好處,那就是敵軍的陣勢同樣也展不開,既使人數在自己之上,也不用但心。
這時對方的人馬也走到近前,顯然也發現了他們,在離楊炎他們二十多步遠的地方停了下來,同樣也是嚴陣以待。隻是這時天色己暗,以楊炎的目光銳利,離得這麼遠,也看不清對方的長像。隻是從衣甲上看,還是宋軍的裝束,人數似乎並不多,隻有一二百人的樣子。於是楊炎拔出寶刀,上前兩步,向對方發出了質問。
對麵沉默了片刻,有人答道:“你們又是何處的人馬?要到那裏去?”
楊炎心裏轉了好幾個念頭,但想到既然以經遇上了,終於決定還是俱實回答。揚聲道:“我們是奉旨巡視四川的欽差人馬?你們又是什麼人?快快答複。”同時也暗暗做好準備,隻要對方一有動靜,就立刻衝殺過去。
那知對方陣中忽然有人大聲道:“欽差?對麵是子昊嗎?”
楊炎也微微一怔,對麵有人認出了自己嗎?心中忽然一動,立刻道:“我就是。對麵是鵬哥嗎?”
對方陣中立刻衝出一人,向楊炎衝了過來,驚喜的喊道:“子昊,果然是你,真是太好了,我還以為你走了上封穀了。”
他走得近了,楊炎也看清楚,來人正是自己的堂兄楊昌鵬。趕忙收起寶刀,迎了上去,四支手緊握在一齊。楊昌鵬隨父親楊朝光入川,現在擔任興州禦前駐軍中軍統製,兼書寫機宜文字。他們兄弟以有兩年多沒有相見了,卻不想在這裏碰麵,不禁都欣喜萬分。
楊炎道:“鵬哥,你怎麼到這裏來了?”
楊昌鵬道:“王宣撫和我爹知道朝廷任命你做了欽差,巡視四川,都但心吳曦會暗中加害你們。所以派我帶了六百人馬在路上接應你們。我們繞過金州時發現金州出動人馬,在上封穀設伏,想要在半路襲擊你們,於是我把人馬都紮在西城,隻帶了一百人,打算從這條小路繞過上封穀,去攔截你們,想不到你們竟然沒有走上封穀,真是太好了。不過你們怎麼會走這條路呢?”
楊炎看了看天色,估計這時候趙月如也差不多到了上封穀口了,道:“時間不早了,我們先趕快走出去,俱體情況我在慢慢跟你細說。”
楊昌鵬點點頭,立刻下令自己的人馬調頭,按原路返回,兩軍一前一後,繼續前進。不多時就走出了這條小路,統到了上封穀後麵的出口前。
一到穀口,楊炎立刻命令士兵分頭去砍柴劈薪,將上封穀的出口堵住。然後才向楊昌鵬說明了自己的經過。周宏明和李好義這時也過來給楊昌鵬見禮。楊昌鵬聽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對李好義的行為誇讚了一番。同時也對楊炎隨機應變,把本來是遭遇伏擊,一下子扭轉成伏擊對手十分讚佩。
幾個人正說著,忽然從楊昌鵬的隊伍中衝出兩個人,跪倒在楊炎麵前,齊聲道:“欽差大人,請為我們作主。”說著都放聲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