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十一圍城打援2(1 / 2)

因此趙忱再命劉珙帶聖旨及自己的手詔到信州,一方麵是嘉獎畢再遇,以及信州之戰的有功將士,另一方麵也傳達朝廷的旨意,並且也帶上了楊炎寫給畢再遇的書信。

畢再遇此前的官級是武階官正六品,第十三級左武大夫,職務是建康府禦前駐軍司前軍統製兼宿州都統製。現在一下子連升了六階,提到了武階官正五品,第七級中待大夫,防禦使也是武將的虛職,為從五品,而且還有一個開國子的爵位。可以說畢再遇以經正式步入了高級武官的行列。這樣的職位雖然還比不上楊炎,但對於一個年紀還不滿三十歲的年輕武將來說,也以經是十分難得了。

而隆興府鎮撫使是官職,意味著畢再遇正式全麵負責隆興府一線的防守任務,因為畢再遇現在官級還不能出任招撫使一類的地方大員職務,但節製池州、饒州各地軍馬是表明有權調動其他各路的人馬。在名義上,畢再遇還是在楊炎但任的江南西路招撫使之下,但現在楊炎人在四川,也就等於畢再遇是大宋江南一線的最高武將了。

傳旨的宦官宣讀完聖旨之後,畢再遇心裏自然也是十分激動,對天拜了三拜,叩首謝恩。劉珙又令隨從將禦賜給畢再遇的東西全都取出。畢再遇收下這些賞賜之後,再次對天臨府的方向遙拜。然後才向劉珙問道:“相公,不知朝廷還有什麼別的命令沒有?”

劉珙點點頭,又取出手詔和楊炎的書信,交於畢再遇,道:“畢將軍,這是朝廷的詔令和楊招撫的書信,請你依詔而行吧。”

但畢再遇接過詔書和書信,看完之後卻不由產生了一絲疑問,為什麼在自已大勝金軍之後,楊炎卻會為建議朝廷必要的時候放棄信州,退守隆興府,以保存兵力,而且必須等四川的的援軍到了之後再與金兵決戰。同時還禁止動用隆興府的人馬。

雖然楊炎在信中解釋得十分詳細,但就在那一瞬間,畢再遇心裏還是突然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楊炎不願讓自己與金軍決戰,莫非是怕自已會立下更大的,甚至是超過楊炎的功勞嗎?

但畢再遇馬上又否認自已的想法,他對楊炎也算比較了解了,楊炎應該不是這樣的人,而且這一次自己能夠有機會獨正一麵,鎮守信州,立下這樣大功,名揚天下,不正當初楊炎入川時極力推薦的結果嗎?連和他最要好的曹勳、高震都沒有推薦,偏偏是自己,他怎麼會害怕自巳立下戰功呢?因此畢再遇又暗喑責怪自己,怎麼能這樣度測楊炎的想法呢?

送走了劉珙一行,畢再遇馬上收到探報,金軍以經改用完顏長之為主將,將起大軍十五萬,再次進攻信州,奪取江南西路。

現在宋軍在池州至崇安一線一共也分布著五支軍隊,共有十二萬多人馬。由北向南依次是鎮守池州的孟宗政有人馬三萬七千,守德興的曹勳有人馬一萬五千,經過了上一場信州大戰之後,畢再遇在信州還有近三萬人馬。而在信州大捷之後,劉寶也從建昌軍回兵進駐了浦城,他部下有人馬近三萬人,鎮守崇安的高震也還有一萬人馬。另外守衛隆興府是吳錫還有三萬五千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