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沃衍接到光化軍失守的消息之後,也大吃一驚。又聽說宋軍以經正在進攻鄧州,更加坐不住了。如果鄧州再一失守,宋軍不僅可以切斷自己的退路,而且現在他率領金軍主力進攻襄陽,鄧州、唐州、南陽等處都兵力空虛,宋軍還將可以一路北上,直攻南陽。
因此楊沃衍隻能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顧不得到進攻襄陽府,留下一萬人馬繼續在呂偃與宋軍對持,以防宋軍追擊。自已親自率領兩萬人馬回兵去救援鄧州。
因為楊沃衍不知宋軍的虛實,隻想盡快趕到鄧州,因此不斷催促金軍快走,結果金軍一口氣狂奔六十餘裏,趕到了白河邊。這裏以進入鄧州地界,過了白河之後,再走六七裏路就可以到達鄧州城了。而旦白河水麵並不寬,也早有金軍在河上搭好的了四座浮橋。
雖然這時已是黃昏時分,而且一路上也沒有發現宋軍的蹤影,但楊沃衍還是不放心,決定人馬過河之後,繼續趕路,今天一定要趕到鄧州城再休息。
而這時楊炎以經率領著宋軍,正隱藏在白河上遊的叢林中,看著金軍過河。浮河並不寬,隻能容兩人並行,因此兩萬金軍想要全部渡過白水隻怕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雖然急於趕回鄧州,但楊沃衍也不敢大意,仍然在河岸邊做足了保衛工作,才命金軍渡河。
楊炎笑著對眾將,道:“你們看,楊沃衍果然是精通兵法的人,知道在渡河的時候絕對不能慌張。雖然急於趕回鄧州,但依然下令五千金兵先在河邊結陣,以防不測,然後才讓大隊人馬才依次渡河。而且過河之後,又讓金兵立刻在對岸結陣防守。真可算是深合用兵之道。你們日後如果領軍渡河,一定也要學他如此安排。”
這時金軍以經渡過了六七千人馬,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金軍紛紛點起了火把,下遊火光點點,正在緩緩從河上移動。楊炎點點頭,道:“開始吧。”
魏郊聽令之後,立刻大喝道:“放木筏。”
原來宋軍早己紮好了六個大筏,上麵裝上幹草木柴等物,並潑上了魚油。聽楊炎下令,宋軍士兵們立刻將木筏推入白河之中,點燃木筏上的引火之物,一個一個順水向下遊衝去。
這時金軍以有七八人馬渡過了白河,正在過河的金軍,突然看見上遊火光閃爍,順水飄下來的帶火木筏,橋上的金兵不禁都大驚失色,都希望快點過橋上岸,立刻有些人向回跑,又有些人向前擠,你推我擁,秩序立刻開始亂起來。
轉眼之間,第一隻木筏就以經順流衝到浮橋邊,一頭撞上最西邊的一座浮橋。浮橋麵立刻產生了一陣劇烈搖晃,雖然並卻並沒有斷開,但不少金兵都站立不穩,“撲通、撲通”落入水中。
緊接著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木筏陸續撞擊著浮橋,火勢也迅速從木筏蔓延到浮橋上。連結浮橋的繩索首先被點燃,而且馬上就燒斷,整個浮橋一下子就四分五裂,橋上剩餘的金軍立刻全都落入了水中,河麵上頓時亂成了一團。而衝開了笫一座浮橋的木筏,挾持著火勢又撞向了第二座浮橋。
兩岸的金軍同樣也秩序大亂,第二座浮橋早已被火勢蔓延,搖搖欲墜。南岸的金兵紛紛爭搶著從另外兩座浮橋過河,使本來就不寬的橋麵擁擠不堪。也使得本來在南岸己經列好的陣式也混亂起來。
楊沃衍這時還留在白河南岸,心裏知道不好,原來宋軍在白河邊有埋伏。急忙竭力組織還留在南岸的士兵立刻重新列好陣勢,準備迎戰宋軍。但以經為時太晚,隻聽馬蹄聲驟響,喊殺聲四起,宋軍以經從白河的上遊猛衝過來。
原來楊炎本打算在半路設伏,和襄陽府的守軍前後夾擊金軍。那知楊沃衍留下了一萬人馬在呂偃與宋軍對持,牽製住了郭振的人馬。現在自己的人馬與楊沃衍所帶的金軍相比,並不占優勢,妊果正麵交戰損失太大,因此才改在白河岸邊設伏,趁金軍半渡時出擊。這樣雖然放過了一部份金軍,但宋軍卻能集中優勢兵力對付剩餘的金軍。
趙月如催馬輪棍,第一個從樹林中殺出。銀甲白馬,雪色的披肩在她身後半空隨風拂揚,望之猶如下凡的女戰神般英氣懍然,雖然是在黑夜之中,但也顯得十分醒目。在她身後,跟隨著無數的宋軍,一下殺向岸邊的金軍。
自從隨楊炎入川之後,趙月如知道自已沒有楊炎那樣洞觀全局,指揮全軍的能力,索性把指揮的事情都交給楊炎,自己每一仗都身先士卒,領頭率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