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穿透了濃霧,照射到碧藍無邊,光滑的像大理石的海麵上,閃爍出鱗鱗的光芒。無數的船隻,排出長長的隊伍,魚貫而行。垂直張開的風帆吹滿著飽滿的清風,平穩地在水麵上滑行,留下一道道飛沫的水痕。
畢再遇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海,這時正站在船樓上,迎著飽含鹹濕氣味的海風,看著自己身後,軍容整肅的龐大船隊,心裏對這一次出戰,充滿了信心。
楊炎從天臨府回到隆興府之後, 這時各路人馬以經都到齊,整編完畢,而且前期守信州的各支人馬也都得到了充分的補充,編製上以經齊備。新兵的素質雖然不及老兵,但現在的局勢也不容大宋慢慢練兵了,隻能靠老兵帶,然後在戰場上去磨練。而楊炎立刻著手安排各項出兵的事宜。
首先楊炎命令畢再遇帶領劉仁先及從劉寶那裏投到楊炎麾下的章循和謝東明一起到廣州,指揮廣州的各路人馬, 和李公佐一起,從海上出兵北上,一方麵消滅金國的水師,另一方麵尋找機會在溫州或台州登陸,從金軍的側後方發動攻擊,配合自己正麵戰場的作戰。
海上出擊這是楊炎計劃中的重要一環,這也是楊炎敢從少量兵力對抗金軍的優勢兵力的原因之一。李公佐的水戰能力自然無無庸置疑,但一但登陸之後,宋軍將在金軍背後打開局麵,不僅要有人能夠指揮陸地上的作戰,而且還要全麵協調水軍和陸軍的協同作戰。能夠擔任這樣獨當一麵的人,畢再遇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畢再遇沒想到再敗給完顏長之以後,楊炎還能這樣的重任交給自己,不由得十分感動,發誓這一次一定不負楊炎的重托。
而在正麵戰場上,楊炎出動了十萬左右的大軍,其他的將領曹勳,高震,劉複武,張師顏,魏郊,魏昌,齊大柱,趙草,淩翔等人全都出戰。第一期的作戰目標是奪取徽州和衢州兩地,取下這兩地之後,可以形成對臨安的夾擊之勢,並且向北可以進取建康,向南可以接應海上的蹬陸部隊。
當下由曹勳率領三萬人馬,從饒州出兵,進攻徽州。高震領三萬人馬,從信州進攻衢州。自己和趙月如率領剩餘的人馬,駐紮德興,兩路接應。
吳錫仍然領兩萬人馬,鎮守隆興府。
畢再遇領命之後,立刻和劉仁先、章循、謝東明一起趕到廣州。
現在整個廣州的軍務都由李公佐暫時管理,接過了楊炎的文書之後,立刻將兵權移交給畢再遇,並將廣州的兵力情況向畢再遇作了交待。
現在廣州共計有軍馬六萬五千多人,其中有五萬都是隸屬水軍。不過在登岸之後,可以從水軍中抽調兩萬人出來,做為陸上部隊使用,可以使陸上部隊總數達到接近四萬。
這時在廣州李公佐以經完成了水軍的整編,將歸順大宋的海盜隊伍都合並到宋軍中去,而且經過了數月的訓練之後,原屬海盜的戰船和新加入宋軍的船隻人員都以經能夠按指揮作戰。
現在廣州以經擁有大小戰船五百八十多艘。其中有大型神舟五艘,小型神舟二十三艘,兩千料以上的戰船三十八艘,一千料以上的戰艘三百六十四艘,鐵甲船二十四艘,五百料以上戰艘八十七艘。五百料以下戰艘四十多艘。經過幾個月的加緊趕製,弓箭、**,火器等等海戰物資也都以經儲備十分充足。
同時李公佐還多次派出船隻去偵察金軍水軍的虛實,而且在福建、浙東沿海一帶的尋找可以落足大型島嶼,做為北上的支點,又在台州列島和東箕列島中找到幾個大島,做為日後進攻金軍時的臨時駐地,可以說水軍以經完全做好了各項準備,隻等下令,就可以開拔了。
畢再遇檢閱了廣州的人馬之後,也十分滿意,立刻下令出兵。其實這一段時間以來看著其他各路人馬,與金軍連番激戰,由其是知道楊炎收複了淮西之後,水軍的將士也都有些按耐不住,特別是當初在東海一戰被金國水軍打敗的宋軍,紛紛擦拳磨掌,都想和金國的水軍再大戰一場,報東海之敗的仇。而新歸降的徐海、徐江、鄭四海、孟蘭君等人也都渴望建立戰功,因此全軍士氣十分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