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三十一楊炎的奇謀(1 / 3)

完顏長之向對麵看去,隻見在對麵三百以外,宋軍以經橫向展開,列出八百餘步的距離。騎軍分列左右,而在正中豎起一座兩丈多高的高台,楊炎和趙月如兩人正並肩站在高台上,顯然是指揮全軍。

但出乎完顏長之意料的是,宋軍並沒有排出他們在正麵作戰中慣用的疊陣排列,也不像是步騎混編的撒星陣。而是在中軍的前排放置了一列重甲步兵,而且步兵之間排列十分緊密,而最奇怪的是,在重甲步兵身後卻是一排高達兩丈的旗幟,將後麵全都擋住,看不清旗幟背後藏著什麼?莫非又是什麼詭計不成。

不過雖宋軍的中軍被旗幟遮住,但從宋軍橫向展開的距離和兩翼的縱深,完顏長之還是可以判斷出,宋軍的總兵力與之前斥候打探得相差不多,大約在四萬七八千左右,還不足五萬。

這一次出戰, 金國出動的總兵力為五萬五千,其中包括七千鐵浮圖、三千破矢軍和一萬六千輕騎兵。而根據種種跡像判斷,宋軍的騎軍總數約在一萬到一萬兩千左右,其中具甲騎軍大約為三千。從兵力上來說,雙方差距並不大,但金軍的騎軍是宋軍的一倍,顯然大占優勢。

雙方交戰的總兵力約有十餘萬,也是金軍南征以來,宋金雙方在戰場上最大規模的會戰。因為金軍在江南戰場兵力占有優勢,因此如果宋軍敗了,金軍將可以全麵出擊,長驅直入,橫掃江南。而金軍敗了,到還有挽回的餘地。

這樣看來似乎是對宋軍不利,但若是放眼全局,金軍一但失利,將被迫轉為防守,無力再擊退江南的宋軍。而在江北,點絕對優勢的宋軍將可以從容的進攻淮東,逐步製控長江以北的地方。而等到江北都屬宋軍之後,江南的金兵隻能落得一個困死江南的結果。

因此這一戰可以說是決定宋金兩國命運的關健一戰,誰也輸不起。

完顏長之的計劃就是利用鐵浮圖的正麵衝擊和破矢軍的迂回包超相配合,來對付宋軍,把握十足。而現在的戰場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十分利於騎軍衝刺和迂回。因此從地利上來說,似乎也是金軍占優。

但完顏長之仍然不放心,楊炎絕不會這麼蠢,在一個這麼不利的條件下與自己決戰,他一定另有所持。隻是楊炎到底有什麼詭計還不得而知。不過楊炎自然是不可能像在成都那樣,利用士兵的家屬來打擊金軍。而像對摩尼教那樣的包圍戰也不可能,一個是完顏長之自信能夠識破楊炎的這種意圖,另一點,金軍可不是摩尼軍,宋軍圍得住摩尼軍,未必能圍得住金軍。

因此完顏長之的目光再次落到重甲步軍背後的那一排大旗中,直覺判定,楊炎的秘密武器一定隱藏在旗幟後麵,那麼到底是什麼呢?

從現在宋軍的陣勢來看,以經很明顯將全部騎軍包括具甲騎軍都列在全軍的兩翼,也就是說旗幟被後藏著的絕不會是騎軍,那麼還會是什麼呢?火器?床弩?在這樣正麵交戰中,火器和床弩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或者,是不是楊炎在故弄玄虛也說不定。

想到這裏,完顏長之不禁也苦笑了一聲,這果然是一個難纏的對手,隨便做出一個什麼舉動,都會讓人猜測半天,不得而知。

其實這時楊炎和趙月如正站在高台上,看著對麵金軍的陣勢。高台上除了他們兩人,隻有趙月如隨身的兩名待衛女兵和剛當上楊炎的親隨張威。因為是第一次上陣,張威顯得十分興奮。好在楊炎對他並沒有多大約束,因此他趴在高台的欄杆邊,踮著腳來回張望。

這時趙月如笑道:“你說,現在完顏長之是不是在想破腦子,猜測旗幟背後藏著的是什麼?”

楊炎淡淡一笑,道:“其實也不用那麼傷腦筋,結果馬上就能揭曉了。”

“咚——咚——咚——咚——”戰鼓如震天般敲響。

完顏長之微微一怔,難道說宋軍打算主動進攻過來嗎?這在以往的交戰中也是十分少見過,不過這樣也好,看看楊炎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今天楊炎的舉動實在太出人意料了,完顏長之的心裏總覺得不對勁,但也不容他多想,當下也立刻下令:“鐵浮圖準備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