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五十二趙愷入臨安(上)(1 / 2)

城門大開,靑石大道早以用淨水冼淨,輔上黃土。一對對衣裝彩色的待從,手執五彩高幡,列立在城門開側的大道邊。而一隊衣甲鮮明的甲士,擁簇一輛駟乘高車,緩緩駛進城門。高車之前,是一隊長達半裏的斧鉞儀仗,高車之後,是旗鼓樂手,正在演奏著雅樂。浩浩蕩蕩,威風赫赫。

而在進城之後,在禦街兩側,有無數的百姓在大道兩傍,焚香跪拜,看著大隊車仗行過,然後高呼著“萬歲”, 一眼都看不到盡頭。

在黃羅傘蓋下,趙愷一身滾龍黃袍,頭帶冕琉冠,端坐在高車上,迎受著百姓的膜拜和歡呼,臉上雖然還保持著平靜,但心裏卻是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

以前自己也曾經無數次的進出過臨安的城門,這裏的一靜一物都非常熟悉。但隻有這一次卻是不同的,自己是第一次以天子的身份,穿門而入臨安。從此以後,自已就是這座美麗城市的主人,同時也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且在此以後,自己還將無數次以天子的身份,從這裏進出,去奠拜天地,去巡閱江山,或是迎受朝賀, 獻俘祖廟等等。想到這裏,趙愷不禁也有些恍惚起來。

楊炎在壽昌擊敗金軍之後,天臨府朝廷開始攻進建康。而這時在福州,王時雍和徐秉哲按金軍的吩咐,向趙愷建議,趁著現在金軍和天臨府朝廷交戰,出兵收複臨安。

趙愷聽了,到也覺得是個好機會,不過上一次的大敗,令趙愷心有餘悸,因此不敢輕易作決定,於是找來宗天玄商議。而宗天玄也有些信心不足,對兩人提出的趁虛進軍,收複臨安之計也猶豫不決。

這一下可把王時雍和徐秉哲給急壞了。因為兩人是奉了完顏長之所差,在趙愷這裏為官。兩人的家小都還在臨安押著,而且金人隨時都可以揭穿他們奸細的身份,如果不能把這事辦好,豈不糟糕。而且這一次兩人以經得到了金軍的承諾,隻要趙愷派兵來取,金軍就會立刻敗走,要將臨安和兩浙地區都拱手讓給趙愷,用來增加趙愷的力量。因此兩人心裏有底,這一戰是有勝無敗,明擺著是一個送上門來的立功機會,怎麼能輕易放過。然而趙愷和宗天玄卻還這麼猶豫不決,怎麼讓他們不急呢?

於是王時雍是勸說不動,索性以言相激道:“臣脫離金虜之境,來投陛下,正是欲輔佐陛下,驅逐韃虜,中興大宋,成就漢唐偉業,致死而不悔。如今金人與信王相爭於建康,臨安空虛,此正是天降良機於陛下,若陛下欲王於天下,則當立刻進軍,收取臨安,不欲,則陛下留臣有可用,臣亦羞立於朝堂之中,隻請陛下準臣告歸林下,以安渡晚年。”

而徐秉哲也作慷慨激揚狀,先對宗天玄道:“先生素來自翊大才,而陛下以國士以待先生,如今正是先生報陛下知遇之恩之時,天降良機,稍縱即逝,先生何故瞻前顧後,裹足不前。若是等信王進下建康,或是金軍擊敗信王,則悔之晚矣。”然後又轉對趙愷道:“若是宗先生不敢前往,臣雖是一文士,也不懼死,願親自領軍,為陛下盡忠。”

說著兩人痛苦流涕,跪伏於地,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

趙愷聽了之後,也不禁大為感動,連忙下座將兩人扶起,道:“兩卿對朕忠心不二,朕自當銘記肺腹。”然後又轉向宗天玄道:“宗先生以為如何呢?”這時趙愷心裏也不禁有些懷疑,這宗天玄是否真是誌大才疏,如果宗天玄還有推托,那麼索性就讓王時雍和徐秉哲來主持這次進軍臨安算了。

這時宗天玄也知道,話說到這一步,也不容自己再有猶豫,立刻道:“臣此前所言, 不過是謹慎之言。既然陛下與兩位大人都如此說,臣亦無可推辭,自然立刻安排出兵便是。”

趙愷聽了,這才滿意。而王時雍和徐秉哲也放了心。於是宗天玄隨後更安排出兵,由劉寶率軍進攻衢州,邵宏淵率軍進攻處州,李全率軍進攻台州。但心裏也忐忑不安,如果這一次再有失敗,自己將有何麵目再去見趙愷呢

那知三路進軍從福建出發之後,竟都是一路順風,勢如破竹。不過數日時間,三路都有捷報頻傳,屢戰屢勝,而且劉寶以經打到了嚴州淳安,邵宏淵兵進婺州的潽江邊,而李全以經拿下紹興府,三路人馬都以經逼近臨安府百裏之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