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一新朝氣像(1 / 2)

大宋建業二年(1171年) 二月。

新年過後, 萬物複蘇,雖是乍暖還寒, 但依舊擋不住春意融融。而在金軍退兵和兩王爭位之後,又經過了近半年的的時間,大宋終於從戰亂之中,又恢複了平安穩定的局麵。開春之後,百姓們紛紛鋤地翻犁,

栽秧播種,希望今年能夠有一個好的收成。

雖然與靖康(1136-1137年)、建炎(1137-1140年)年間大宋所經曆的戰亂相比,這一次的規模和時間要小得許多,然而這一次大宋所麵臨的危機,絲毫也不遜色於以前的戰亂。

在隻有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裏,不僅有金軍入侵,兩京俱失的危急局勢,而且大宋前後竟換了四位皇帝,甚至在近九個月的時間中,出而兩君並立,日月雙懸的局麵。如果是在以前的任何時間,都極有可能演變成五代時期那種數十年群雄割拒,戰亂不斷的亂世局麵。

而大宋不僅沒有出現分裂割據,反而能夠有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又重新恢複了國家的統一,不但還擊退了金軍,而且逼金國簽訂了一份基本對等的和約,不能不說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天下的有識之士也無不為之鬆了一囗氣。

新皇帝趙忱雖然年輕,但也因此坐穩了君位。而且還因為與以前幾位皇帝相比,少有的堅定主戰決心,以極定都在建康的積極進取姿態,在和談中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都贏得大部份朝臣和士大夫們的好評。有不少人甚至私下裏在對天禱告,慶賀大宋終於出了一位有做為的明君,收複失地,還都東京,似乎都有希望了。

天下安定之後,自然要論功行賞。趙忱先追贈父親趙覺為淮安昭王,尊母親周氏為皇太後,趙月如和趙倩如也晉升為長公主。

朝中的大臣中,陳俊卿、梁克家乃為左、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史浩、洪適依舊為參知政事。韓彥直也由知樞密院事正式升任樞密使,劉珙也同知樞密院事升任樞密副使,這六位大臣同為執政大臣。其他六部九卿也幾乎沒有多少變化,隻是每人都相應升了一級。

而這一次擊敗金軍,武將立功極多。因此所受的封賞也較多。幾位獨當一麵,立下大功的武將中,楊沂中領武勝、崇信、昭化三鎮節度使,加少傅,贈開府儀同三司,仍為殿前司都指揮使。李顯忠領宣德、保寧二鎮節度使,贈開府儀同三司,爵位晉升至衛國公,出任兩淮招撫使,守衛兩淮邊境。李寶領寧海、寧江兩鎮節度使,加封太尉,爵位晉升至鄭國公,出任荊湖北路兼京西路招撫使,主持長江中遊的防禦。陳敏轉忠武軍節度使,爵位祁陽縣開國公,仍為馬軍司都指揮使。戚方為天德軍節度使,晉升為步軍司都指揮使。王炎乃為四川宣撫使,主管西北的防禦。

其他將領中畢再遇受封武岡軍承宣使,孟宗政受封為漢陽軍承宣使,曹勳、高震都受封中侍大夫,劉複武、張師顏受封為中衛大夫、李公佐、齊大柱、魏郊、楊巨源、李好義、周宏等人也都各有封賞,並且分派到各地去駐守。

而楊炎也由清遠軍節度使轉為崇寧軍節度使,爵位也由武昌縣開國候晉升為武昌縣開國公,並加了一個檢校少保的虛銜,和一個左金吾衛上將軍的虛銜。並且又賞給食邑六百戶、食實封三百戶。同時還追任楊炎的父親楊朝輝為安國軍節度使、吳國公,母親萬如菊為吳國夫人。妻子流蘇封為楚郡君,連同嚴蕊也為封慶元縣君。

節度使雖然隻是虛銜,但一般來說,一但受封之後,是不會輕易轉鎮的。而一但受任轉鎮節度使,是受封節度使之後的嘉獎,往往也被視為極大的榮耀。檢校少保和左金吾衛上將軍都是從二品虛銜,縣開國公也是從二品爵位。

而右朝廷初定之後,馬上又有一件大事情擺到朝廷麵前。那就是援助大理複國的問題。

去年逃到交趾的高建銘率軍殺回大理,殺死大理國君段興智,四月大理遺臣在劉仁先的率領下,投奔到大宋,希望大宋能夠才發救兵,征討高建銘。但那時大宋尚自顧不暇,那裏有空去管大理的閑事。劉仁先等大理遺臣隻好在大宋暫時住下。後來劉仁先也加入宋軍,跟隨楊炎四外征戰,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大宋安定之後,因功受封為桂陽軍承宣使。

而且楊炎、趙倩如都知道劉仁先和大理公主段燕珠本是一對愛侶,隻是當初大理為了救大宋援助,將段燕珠送給當時還是太子的趙惇為妃,兩人被硬生生拆散。隻到趙惇死後,楊炎和趙倩如才打算設法讓兩人重合。告??趙忱之後,趙忱也深表同情,同意了他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