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大金皇宮。
大金皇帝完顏雍在金殿中穩坐,文武大臣各按品級,兩廂站立。完顏雍道:“前者南宋來使,向我大金遞交國書,請我大金派遣使臣趕南宋建康,觀閱秋獮,不知眾位愛卿以為南宋此舉,是何用意呢?”
這份國書大金的文武大臣們也以經看過,大意是在宋朝定於今年十月初十,舉行秋稱,行田圍獵,特意通知金國,請金國派遣使臣觀閱。這份國書的語言措辭到是十分得體,而使臣也不卑不亢,對於完顏雍的問話也答得滳水不漏,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因此完顏雍命人送使者去館驛休息,聽候回應。第二天招集文武臣,一起商議對策。
金宋議和中規定,兩國於每年的新年,雙方皇帝的生辰之曰,都將互遣使臣祝賀。另外兩國發生大事,如策立皇後,策立太子,或是大喪,或是其他大事,都要互相通知,遣使參加。例如去年趙忱大婚,策立皇後,就曾通知金國。金國也派了參知政事石距為使臣,赴南宋祝賀。
而秋獮顯然不能與如策立皇後,策立太子這樣的大事相提並論。但南宋依然鄭重其事的派出使臣,通知大金,顯然是表示南宋十分最視這次秋獮。從兩國邦交的禮儀上來說,也是無可挑剔。但大金的眾臣也都知道,秋狋實際上就是演武活動,因此這一次南宋邀請大金觀閱,用意可就不那麼簡單了。
這時左丞相仆散忠義出列,道:“啟稟陛下,微臣以為,現在西夏正準備大舉侵犯南宋西北,南宋想必也是知道。在這個時候,南宋舉行秋獮,無非是想向我大金炫耀武力,顯示軍威。希望借此來鎮攝西夏,或者通過我大金,來警示西夏,不要輕易用兵。”
完顏雍點點頭,這一點他也大致能夠猜到。早在年初,西夏進犯南宋邊境的時候。南宋就派使臣來到金國,質問是不是金國在背後支使西夏。完顏雍自然是推了個一幹二淨。
仆散忠義代皇帝回答宋使,說西夏雖然明義上是大金的屬國,但大金也不能幹涉其內政,西夏的所做所為,勻與大金無關。大金決不會支使西夏侵犯南宋,自怨也沒有能力要求西夏退軍。而完顏宗政也譏諷道,當年紹興議和之後,南宋也向大金稱臣,而大金並未幹涉過南宋的任何內政,是同一個道理。
當時大宋使臣到也不卑不亢,隻說道既然是這樣,金國為什麼會在邊境增兵呢?仆散忠義的回答是,邊境增兵是金國的事情,與宋與西夏兩國的事情兩國的事情無關。大宋使臣立刻追那麼如果大宋發兵反擊,甚至是打到西夏境內,是否也與金國無關?金國是否也不會理會?仆散忠義回答,宋與西夏兩國的事情,大金不會理會。如此搪賽過去。
但金國也明白,這些都是外交場麵上的話。南宋決不會相信西夏進犯的背後沒有金國的影子,而一但南宋真的打到西夏境內,大金也不會坐視不管。特別是現在,金國在邊境增兵,給南宋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麵對西夏即將進行的全麵進犯,南宋也隻有在前不久派了馬軍司都指揮使曹勳,帶了不到三萬的兵力進川支援。而南宋最優秀的二位年輕名將楊炎和畢再遇卻一個留在建康,另一個駐守湖北,不敢輕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宋大張旗鼓的舉行秋獮,自然是打算借機炫耀軍威,希望能夠借此鎮攝住金國和西夏。
完顏雍又道:“既然如此,我大金又該如何應對南宋的秋獮呢?”
仆散忠義道:“依微臣之見,我大金不僅要派使臣觀閱,而且在規格上要顯得十分重視,一來可以試探一下南宋的虛實,看一看南宋經過變法,改製兵製之後的效果如何,同時帶去少量精銳將士,尋找適當的機會,也在南宋君臣士兵麵前顯一顯我大金的軍威,挫一挫南宋的銳氣。”
完顏雍點點,道:“卿言有理,不過試探南宋的虛實到還好辦,但想在南宋君臣士兵麵前顯我大金的軍威,卻是不易,而且我大金隻是去觀閱南宋稱獮,也不可缺了禮數,叫人笑我大金無禮。因此還要從長計議,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