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六十半渡可擊(二)(1 / 3)

驍騎軍是馬軍司中士兵素質最好,戰鬥力最強,裝配最精良的人馬。全軍不僅有兩千俱甲騎兵,同時還裝配了兩千張連射弩。隨著楊炎下令,宋軍士兵們一起催動戰馬,由俱甲騎兵居中,輕騎兵為兩翼,橫向展開,衝下堤岸,殺向西夏軍,弓駑齊發,率先招呼西夏軍的就是一陣密集的箭雨。

隨著尖銳的箭矢破空聲,無數的西夏軍被漫天的箭雨射倒在地,整個河岸也都是慘叫聲一片。因為西夏軍毫無準備,因此宋軍的騎軍衝進西夏軍人群時,幾乎沒有受到多少像樣的抵抗,任宋軍肆意箭射,槍刺,刀砍,馬踏,盡情殺戳。轉眼之間,就倒下了無數人馬。

而這時在黃河南岸,尚未渡河向嵬名繼忠和沒藏安奐、衛慕延平、董明召、沒移達哥等等諸將都看得凊楚,但也毫無辦法。

沒移達哥道:“令公,我們快渡過黃河去,支援他們。”

嵬名繼忠這時才清醒了一些,苦笑了一聲,道:“沒有用了,現在我們過黃河去,也是白白送死。傳令下去,所有人馬都停止渡河。”

其實不用他說,其他眾將也明白,黃河上一共隻有三座浮橋,一次渡河最多隻能送過去數百人,而且在河中的時候,幾乎毫無遮擋,因此在這個時候渡河過去,不但幫不了對岸的人馬,隻能送掉自已的性命。隻是對岸的西夏軍全都是自己的同伴,怎幺能夠坐視不管呢?

董明召道:“令公,那麼我們現在該怎麼般,難道就在這邊看著他們死在宋軍的刀下嗎?”

嵬名繼忠深吸了一口氣,道:“自然不能。”他轉回過身來,指著前方,道:“在我們背後,不是還有一支宋軍,現在我們就殺下去,和宋軍決一死戰,殺敗他們,為對岸的兄弟們報仇。”

眾將這才醒悟過來,現在黃河北岸西夏軍以經是必敗無疑了,一但北岸的宋軍勝利,殺過南岸,自己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中,因此隻有戰勝南岸的宋軍,這一戰才有挽回敗局的餘地。

現在黃河南岸還有五萬多西夏軍,其中騎軍的數量超過兩萬人,還有一千五百“鐵鷂子”。而對麵的宋人數絕不超過四萬,騎軍也不過隻有四五千人,即使宋軍再逃,西夏軍也可以追得上宋軍。而且這一天快過完,宋軍一直沒有使用上一次的那種火器,看來不是沒有帶來,就是無法再用了,因此雙方決戰起來,西夏軍還是有很大勝算的。

於是眾將都齊聲允諾,要與宋軍決一死戰。而這時對麵的宋軍顯然也以經預料到西夏軍會有此一招,這時也以經列好了陣式,嚴陣以侍。

雖然明知戰局這時以經進入宋軍最善長的陣後而戰的模似,但嵬名繼忠顯然也是隻能孤注一擲了,立刻下令,留下三千人馬,守住浮橋,以防止北岸宋軍殺過黃河南岸。然後令董明召、沒移達哥為左右翼,各帶一萬人馬,從左右兩側包超宋軍的側翼,衛幕延平領“鐵鷂子”正麵衝擊宋軍,在“鐵鷂子”後麵,跟著三千騎軍,沒藏安煥率領步軍為後隊。

因為宋軍以經列好了陣式,因此嵬名繼忠一開始就將西夏軍最強的“鐵鷂子”派出場了,希望利用“鐵鷂子”的重甲和衝擊力,去衝擊宋軍以經列好陣式的步軍陣,為後麵突進的人馬衝開缺口,從而一舉擊敗宋軍。

馬蹄聲如雷鳴般的響起,西夏軍的騎士們催動戰馬,高舉著手裏的武器,衝下了堤壩,向宋軍的陣列殺去。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開且對岸的友軍遭到宋軍的襲擊,卻無法救援的事實也激發起了他們心裏的鬥誌,景宗李元昊時代勇武好戰的精神仿佛又回到了每一個人的身上,這時更是群情激昂,充滿了一往無前的氣勢。

而楊昌鵬和曹勳也早己指揮宋軍,布好了陣列。騎軍分列兩翼,五千名重甲麻紮刀兵排列在陣前,刀鋒指向蜂擁而至的西夏騎兵,在夕陽的映照下,發出一片雪亮的光芒,靜侯著西夏軍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