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六十九重開議和(下)(1 / 2)

令兵下去之後,楊炎又轉頭向頭下看去,隻見城下已有數千百姓啼哭不止,背著包裹,扶老攜幼,挑筐擔擔,有的還推著小車,散散揚揚,漸漸向北行去。在北風之中,顯得十分淒涼。

趙月如看著遠去的百姓,心中也不禁大為不忍,輕輕道:“我們這樣做好嗎?”

楊炎苦笑了一聲,道:“我也不知道,但想要達到我們的目地,我也確實沒有別的辦法,隻能夠這麼做了。如果他們要恨我,那也沒有別的辦法。戰爭本來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而在戰爭中受害最多的,也就是這些平民百姓了。”

就連曹勳也難得的正經起來,道:“大哥,你也不要太自責了,其實為了打敗西夏,你以經夠盡力了,就像你說的,在戰爭中受害最多的,就是平民百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寧可讓別國的平民百姓受苦,總也好過讓我們大宋的百姓受苦吧。所以大嫂也不要太責怪大哥了。”

趙月如也苦笑了一下,看著楊炎,道:“我並沒有怪他,隻是看著這些百姓,心裏總是有些不大舒服,剛才也是由感而言而己。”

這時賴文政道:“公主、曹指揮,以在下看來,楊帥的做並沒有錯,這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就如剛才曹指揮所說,寧可讓別國的平民百姓受苦,總也好過讓我們大宋的百姓受苦。而且事情以經做了,再說什麼都晚了,所以不要但糾纏了,而且從興慶府那邊傳來的消息看,以經起了作用,西夏朝廷看來也快抗不住了。”

楊炎點點頭,道:“不錯啊!事情以經做了,再說什麼都晚了,好吧,我們現在就等著吧。”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臣任得敬參見陛下。”任得敬走進大殿,先向皇帝李仁孝行君臣之禮。

李仁孝點點頭,道:“任卿,平身。”

宋軍進攻西夏之後,李仁孝就曾數次下詔任得敬,請他來興慶府商議同共對抗宋軍的入侵,並且一再承諾,保證任得敬的安全。但都被任得敬找各種借口推辭,就是不去興慶府,而李仁孝和西夏群臣拿他也沒有辦法。

得知任得敬到達興慶府之後,就有人曾勸李仁孝,索性借這個機會,殺了任得敬,鏟除掉這個心腹大患,但也有人告諫皇帝,現在靈州等地還在任氏一族手中,一但殺了任得敬,任氏一族將城池土地都獻給宋軍,那該怎麼辦,而且現任得敬手下還有十餘萬大軍,這可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能夠爭取一至對付宋軍,豈不是大有勝機嗎?

雖然現在李仁孝與任得敬之間勢同水火,他也不是沒有動過心,但在宋軍大舉進犯的情況下,李仁孝反複思考,還是覺目前應該一致對外才對,因此派人迎請任得敬進城,並立刻就在皇宮中詔見任得敬。

見駕以畢之後,李仁孝立刻問道:“任卿,不知現在靈州一線的戰事如果了。”

任得敬苦笑了一聲,道:“回稟陛下,自從宋軍攻克靜塞軍司之後,臣在靈州發大軍八萬,與宋軍激戰,無奈宋軍勢大而且狡詐多端,臣實在難敵,三戰三敗,拆兵大半,萌井、溥樂城、耀德城等地盡失。臣無奈之下,隻得退守靈州,現在愧見陛下。”

其實靈州方麵的情況李仁孝大體也清楚,因此到並不算太吃驚。而且現在他也知道了宋軍的厲害,也對任得敬連吃敗仗,也不感到意外。又問道:“那麼任卿,不知靈州可否能夠守住?”

任得敬道:“靈州城池高大,也有六七萬守軍,臣也在城中做好守城的準備,糧草物資都十分齊全,按說守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隻是宋軍十分狡猾,將靜塞軍司、萌井、溥樂城、耀德城等地的百姓盡數逐趕到靈州來,他們都是我大白高國百姓,臣不敢不接納,因此城中一下子增加了三十餘萬百姓,又都無衣無食,隻能依靠官府救濟,但城中的糧草消耗巨大,現在最多隻能維持一二個月了。”

李仁孝聽了,也不禁大吃一驚,想不到宋軍對靈州也使用同樣的辦法,而且現在靈州麵臨的困竟比興慶府還要大,一但靈州有失,興慶府以東豈不就門戶大開了。不禁道:“這可如果是好呢?”

任得敬道:“臣在靈州,曾聽說朝廷與南宋議和,如能議和成功,到是可以暫解這燃眉之急,卻不知現在朝廷與南宋談得怎麼樣了?”

李仁孝苦笑了一聲,把浪訛進忠上一次議和的過程原原本本告訴給任得敬。最後李仁孝道:“任卿你看,南宋是不是欺人太堪了,不僅有辱我國,而且貪得無厭,這樣的要求,我大白高國又怎能答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