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十九進駐靈州(1 / 2)

宋軍三路出兵,進攻西夏,消息傳到興慶府之後,西夏的群臣不禁都大吃一驚,因為原來預計宋軍最快也要等到十月以後才會發起進攻,萬沒有想到宋軍足足提前了一個月就動手了。而且涼州、西壽保泰軍司,西安州等的邊境城地都相繼失守,現在宋軍己經可以長驅直入,深入西夏境內了。

因此李仁孝連忙招集文武大臣,商議應對的辦法。西夏群臣商議之後,認為現在宋軍大軍壓境,不能再繼續進攻任得敬了,應該集中兵力,全力對付宋軍,盡量多爭取時間,然後在向金國求救,等侍金國發兵來支援。

商議確定之後,李仁孝急忙下詔,命令西夏軍放棄進攻靈州和靜塞軍司,立刻集中人馬,在黃河峽口至靜州一線布防,抵抗宋軍的進攻。然後又命浪訛進忠再次出使金國,請求金國出兵救援。

詔令發出之後,李仁孝的心裏也稍稍安定了一些,認為這樣基本可以暫時阻擋宋軍的進攻,隻要金國發來了援軍,西夏也就有救了。但就這時,西夏朝廷又收到了北方的告急,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也向西夏發動了進攻,出動了大軍七萬餘人,不僅打敗了黑水鎮燕軍司的守軍,而且還奪取了阿剌海城,正準備沿黃河南下。

這個消息才真正讓西夏朝廷大為震驚。因為宋朝的進攻,基本還在西夏君臣的意料之中,因此也有心理準備,而且也有幾套應對的方案,雖然宋軍出兵的時間要比想像中的提前了一些,但也能夠及時有所反應。而在這個時候,蒙古突然從北方發動了進攻,確實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而且這次蒙古竟然出動了六七萬大軍,可也不是個小數目。

而且宋朝和蒙古幾乎是在同一時刻從南北進攻西夏,不能不讓人想到他們會不會是早有預謀的。但現在西夏也沒有時間去探究宋朝和蒙古之間研究是怎樣聯絡上的,雙方之間又達成了怎樣的協議,而一個關建的問題擺在了西夏君臣的麵前,那就是以目前西夏的力量,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抵抗宋朝和蒙古的同時進攻,直到金國的援軍趕來。這一次西夏君臣心裏誰也沒有底了。

但現在也不能對蒙古大軍不聞不問,李仁孝又招集文武大臣,進行緊急商議。決定在白馬強鎮軍司和右廂朝順軍司阻擋蒙古軍。白馬強鎮軍司設在婁博貝城,右廂朝順軍司設在克夷門城,均在黃河西岸,其中右廂朝順軍司位於賀蘭山北端的黃河邊,而白馬強鎮軍司位於賀蘭山西北六十裏處,都是蒙古軍從阿剌海城進攻興慶府的必經之路,兩個軍司各有兩萬守軍,並且也都有十分堅實的城牆,糧草,軍需物資也都十分充足,在這裏阻擋蒙古軍,也是十分合適的地點。

商議決定之後,李仁孝仍然不放心,又委任大將西壁賀與高逸兩人,帶領三萬人馬,去增援兩地,阻擋蒙古軍的進攻。同時又派人去緊急知通正在趕奔金國途中的浪訛進忠,告訴他現在國內麵臨的局勢,務必要請金國盡快發兵來救援西夏。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宋軍擊敗了邊境的西夏軍,奪取了西壽保泰軍司和西安州之後,楊炎與高震分兵兩路,繼續趁勝進軍。楊炎的中路軍約為八萬五千人馬,沿黃河東岸,向靈州進軍。高震的東路軍約為七千三萬人馬,率軍沿殺牛嶺向東,渡過葫蘆河,向靜塞軍司進軍。

正在靜塞軍司與任得聰對持的衛慕延平接到了興慶府的命令,立刻放棄了靜塞軍司,退守到峽口關駐關。同時進攻靈州的高山都也撤軍到翔慶軍,在黃河東岸組織防線,準備迎戰宋軍。而金軍的主將納合班也同樣率軍從靈州城下撤離,退守到鹽州。

由於西夏軍不戰而退,因此兩路宋軍的進軍都十分順利,高震的大軍一路東進,相繼攻取了割踏寨,賞移口等地。到了靜塞軍司所在的韋州。而楊炎率領著中路軍一路上也沒有受到多大的阻礙,連續攻取了沙陀、理應、鳴沙等地之後,沿靈州川北上,到了靈州。而這時,離宋軍正式進攻西夏還不到二十天的時間。第一階的作戰目標以經完成了大半。

宋軍剛一出兵,就解了靈州和韋州之圍,任氏一族的危機也從此解除,宋軍到了靈州城下之後,任得敬立刻帶領著自己的親族出城,隆重歡迎楊炎和宋軍的眾將進城。同時也備下了牛羊美酒,犒賞宋軍的全部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