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和西壁賀帶著殘兵敗將一起退回到克夷門城之後,查點敗軍,騎軍到是還剩下兩萬多人,但步軍的損失則極為慘重,出兵時是三萬人,逃回城中的,隻剩下六千多人。這一戰的人馬損失竟超過了半數,而且還有數千人帶傷。敗得實在真是太慘了。
兩人這才算是知道了這夥在他們看來頭胸簡單的蠻夷的厲害,但現在蒙古軍就在城外,不容兩人多沮喪了,當下兩人商議決定,把傷兵全都留在克夷門城中治療,高逸帶一萬騎軍立刻趕回婁博貝城去駐守,從此以後再也不出城迎戰了,然後寫表去興慶府請救朝廷再派兵增援。
商議己定之後,高逸立刻連夜帶著一萬騎軍趕回婁博貝城去。好在一路上並沒有遇到蒙古軍,平安到了婁博貝城。進城之後,高逸立刻下令緊閉城門,嚴加防守,以防蒙古軍來攻城,守城的兵力不足,就把所有騎兵全部改為步兵,一率上城幫助守城。而在克夷門城中,西壁賀也做出了同樣布置。
不過蒙古軍雖然在野戰中大獲全勝,但在這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人為防線麵前,即使是城中的守城力量現在以經有所不足,但蒙古城依舊那這兩座堅城沒有辦法。
鐵木真率領著蒙古大軍在城外徘徊了兩天,再一次堅定了日後一定要訓練出一支善於攻堅的蒙古軍的想法。但目前也隻能望城興歎,隻好繞過堅城,繼續南下。
繞過了克夷門城之後,蒙古大軍進入了興慶府管轄的範圍之內,而西夏軍隻得放棄郊區,全部退守到城中,憑借著堅固城防來對抗蒙古軍的進攻。而蒙古軍依然放棄攻城,在城市之間來回穿梭,大肆劫掠著城外的鄉村鎮店,又掠取了大量的百姓和財富。並且將大軍駐紮在興慶府以東十裏的地方。
雖然沒有攻下幾座西夏的城池,但是按照蒙古與宋朝的協議,蒙古大軍以經率先到達了興慶府城下了。現在就隻等宋軍殺過黃河,合圍興慶府了。
不過在這裏,鐵木真也終於見識了傳聞中奔流不絕的黃河。這條大河從南奔湧而來,如同一把利劍,將河套平原同河套以外的沙化草原一劈兩半。河水洶湧澎湃,發出如雷鳴般的轟然濤聲,一路前衝而去,穿越最後沙丘與鹽池之後,消失在北方的群山峻嶺之間。
“好寬的河麵啊!恐怕將斡難、怯綠漣與土兀剌三條河並列起來,也不如它寬闊呢。” 同樣是第一次見到黃河的蒙古眾將看到這雄偉的景像之後,這時也都不禁發出了驚歎。
鐵木真也點點頭,舉目遠眺,道:“不知道這條河是流到那裏去?”
劄八兒火者到是多次出入西夏和金國境內,也見過幾次黃河,知道黃河的走向,道:“大汗,黃河的走向就像漢字的一個“幾”字型,現在是像北流,會在阿剌海城附近轉向東流,然後流進金國境內,又轉向南流,最後又拐向東去,流入大海裏。”說著用長槍在地上畫了一個“幾”字型的圖案。又道:“我在金國境內也見過黃河,河麵比這裏的還要寬闊得多。”
耶律阿海接著道:“大汗,在中原,黃河還不是最大的河流,在南方,宋朝的境內,有一條大河叫做長江。我雖然沒有見過長江,但聽人說長江比黃河還要大上數倍。當年金國攻宋,就是因為受阻於長江,無法南渡,才沒有滅掉宋朝。”
鐵木真聽得不禁悠然神往,道:“天下之大,果然是無奇不有,聽你們這麼一說,真想有一天親自去看一看長江才好。”
耶律阿海道:“大汗英明神武,蒙古勇士所向無敵,隻要大汗願意,又有什麼樣的願望達不到呢?何況是飲馬長江。”
鐵木真看了他一眼,笑了一笑,用馬鞭虛指著對岸,道:“現在宋軍正在對岸作戰吧?不知道現在楊炎怎麼樣了?”
耶律禿花道:“聽說西夏軍在黃河對岸布下了大軍沿線防守,宋軍恐怕也不容易輕鬆取勝,也許現在楊炎正對著西夏軍一籌莫展呢?”
因為當年宋金兩國曾聯合滅遼,他們兄弟兩對宋朝並沒有好印像,一提到宋朝,絕沒有好話,而且他們兄弟兩雖然聽說過楊炎的一些事跡,但必竟沒有親自見過楊炎,因此連帶著對楊炎也不大瞧得起,提起楊炎,也不客氣。
不過其他蒙古眾將可不這麼看,他們都和楊炎共事過一段時間,深知楊炎的武功和用兵之法,蒙古人敬重英雄好漢,因此對楊炎都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