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的守將是沒藏安煥,這時靈武城中的人馬有一萬五千人。守城用的弓箭,滾木、擂石也準備了許多,同時城中還有十六架投石機,守城的力量也不算不足備。但一見宋軍大舉進攻靈武,沒藏安煥就知道這一次是宋軍是要盡全力了,因此也不敢托大,一麵準備守城,一麵派人飛速向翔慶軍的高山都求救。
宋軍到達靈武城前之後,楊炎首先命士兵立寨休息,隨後親自去靈武城邊察看地形。靈武一共有四門,其中西門處就麵臨黃河,而東、南、北三門以外的地勢都十分平坦,都可以做為攻打的方向。而且靈武的城牆都不算太高大,大多數地段都不超過三丈。因此楊炎決定,放開西、以東門做為主要的進攻方向,同時牽製南北二門。
不過雖然確定了攻擊的目標,但宋軍並沒有一上來就發動猛攻。因為靈武雖然不是建康那樣的堅城,但畢竟是西夏軍重點布防的城池,兵力充足,守衛也算是十分嚴密,絕不是攻取西安州時可比。因此冒然強攻,必然會損兵拆將,得不償失。首先必須要做好攻城的準備才行。
因此宋軍歇兵一曰之後,就立刻在靈武城外展開了一係列行動,挖溝為塹,掘土壘山,立木為柵,到不像是要攻城,而是要大興土木一樣。
沒藏安煥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宋軍的用意,但也知道宋軍這麼做,絕對不會是想在城外蓋房子,一定是與攻城有關。因此可不能讓宋軍的工程這麼順當的進行下去,但宋軍施工的地方都是弓箭力所難及的位置,而且沒藏安煥也曾派出兩支人馬出城去偷襲,也被早有準備的宋軍迎頭痛擊,給打了回來。因此也拿宋軍沒有辦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宋軍的土山一天比一天高,壕溝一天比一天長,木柵也一天比一天多。
而且靈武也並不是大城,無需太大的動作,而且宋軍在出兵的時候,又從靈州城中征集了數萬民夫,因此城外的民夫和軍隊共計十幾萬人一起動手,隻用了四五天的功夫,就以經基本完成了城外的工程。
沒藏安煥在城頭上看得十分清楚,隻見在城外兩百步左右的距離內,北、東、南三麵都以經並排堆起了數十座土山,每座土山的高度都可以達到三四丈高,高出城頭一大截,而且上麵架設了兩架床弩。而在土山前約三四十步左右的距離,挖出了一條壕溝,約一丈許寬,從城上的角度,是看不到溝底的,因此也不知道溝到底有多深,但一個人下到溝坑中,也是絕對看不到的。而在壕溝前,又豎起了一排排木柵,層層分布,一直推進到距離靈武城牆百步左右的地方。
到了這個時侯,沒藏安煥也知道不妙,可以說在宋軍這種層層推進的工程就像一張大網,將靈武城牢牢困住。想不到宋軍還沒有真正開始攻城,就以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雖然靈武還有城牆可以守,一但沬軍真的展開了攻勢,靈武城在三五天之內,隻怕就會失守了。
想到這裏,沒藏安煥忍不住又在城樓上翹首南顧。其實這幾天以來,隻要是上了城樓,沒藏安煥都會向南邊眺望,等待著翔慶軍那邊的援軍。心裏不禁十分著急,靈武城離翔慶軍不過二三十裏的距離,為什麼現在援軍還沒到呢?
而這在這時,隻聽對麵宋軍陣中“嗚,嗚,嗚”吹響了號角的聲音,但見從土山的背後擁出了無數的宋軍,在迅速的列好了隊伍的同時,又推出了數十輛形式各異的戰車,然後跨過壕溝,躍過木柵,向靈武城的城牆推進過來。
宋軍馬上就要正式開始進攻了。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其實在翔慶軍裏坐鎮的高山都早就接到了靈武的告急文書,但之所以拖延了好幾天還沒有發出救兵,也實在是有他不得己的苦衷。
在前一段時間,宋軍一直用靈州軍誘敵的戰術,西夏軍雖然連吃了敗戰,但卻發現宋軍並沒有趁勝來進攻黃河防線。而高山都認為這正是宋軍對強攻黃河防線沒有足夠的把握,才用這種誘敵戰術,隻想把西夏軍誘出壁壘,與宋軍野外決戰。
於是高山都下令所有守軍全都不許出戰,但對黃河防線的防守能力還頗有信心,因此也就慢慢有些鬆懈下來。沒想到這一次宋軍突然集中了十餘萬大軍,來進攻靈武。雖然翔慶軍與靈武近在咫尺,但翔慶軍裏的守軍還不足四萬,就算全帶去救援靈武,隻怕也不是宋軍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