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三十七金國出兵(1 / 2)

自從完顏長之被貶官之後,他的嶽父完顏福壽就告病在家,不再理會朝政。正好完顏允恭也看他不順眼,樂得讓他退出朝廷。而太師張浩被強令致仕以後,完顏福壽也表上表請求致仕,當被被順利準奏了。

隨後趁著兩位執政大臣致仕留下的空缺,完顏允恭任命完顏白撒為平章政事,接任了完顏福壽的位置,又加封蒲察合柱為尚書右丞、完顏合周為參知政事,移刺蒲阿為吏部尚書,張文壽為戶部侍郎等等。自己的一幹親信全都提拔起來。

這一次金國救援西夏,實際出動了三十四萬人馬,其中有二十萬步兵,十二萬騎兵,二萬鐵浮圖。皇帝完顏允恭禦架親征。隨行的官員有仆散忠義、紇石列誌寧、孛撒,白彥敬、完顏白撒,術其高虎、移刺蒲阿、張文壽等人。留下完顏宗政、蒲察合柱、完顏合周、紇石列良弼留守中都,處理政務。

從金國進入西夏,一共有三條路,一是由環州出發,從韋州進入西夏南部地區。如果要救援興慶府,這一條路無疑是最快捷,但側翼卻容易遭到宋軍襲擊。因此不能作為主要的進攻方麵。而剩下兩條路一條是從西夏東部的銀州突破,沿橫山山係和長城以內的狹長通道進軍,但沿路城地眾多,需要逐一攻取,另一條是從長城以外出發,橫穿大沙漠,到達興慶府。路上到是沒有什麼遮攔,但穿越大沙漠水源較少,後勤運送困難,因此難以調用大軍。

因此經過了仆散忠義、紇石列誌寧、孛撒,白彥敬商議之後, 決其將三十四萬大軍分為三路,甴白彥敬率領四萬人馬,從環州出發,進攻韋州,作為誘敵;由孛撒率軍六萬,走長城以外,穿越沙漠,爭取能夠早日到達興慶府。而完顏允恭和其他大臣們率領剩下的二十四萬大軍,進攻銀州。

金國出兵的消息傳到了興慶府之後,整個西夏的民心士氣也都為之一振,人們紛紛上街奔走相告,這一回西夏真的有救了,有不少人甚致都激動得落淚了。而西夏朝廷的氣像也同樣煥然一新,李仁孝的病體也好了許多,臉上多露出了多日不見的笑容,文武大臣們說話的底氣也足多了。

既然金國出兵了,那麼無論如何,也要死守興慶府。但現在高山都以死,衛慕廷平等人尚還年輕,難以主持大局,因此李仁孝和眾大臣們商議,決定放棄婁博貝城,將鎮守婁博貝城的主將高逸調回興慶府,主持興慶府的防守大局。

高逸回到興慶府之後,一麵加強城防,準備守城器具,同時又從各地招集人馬,到也湊齊了近十萬人馬。興慶府是西夏最大的城市,城牆普遍都在四丈左右,因此隻要城中有足夠的人馬和糧草,以及足夠的決心,想要攻破興慶府到也不易。

而宋軍同樣也在興慶府城外布下大軍防守,楊炎命高震為主將,率領宋軍十二萬,靈州軍六萬,在興慶府城外層層布守,與西夏軍對持。同時鐵木真也命兩個弟弟合撒兒和別勒古台,率領二萬蒙古軍,協助宋軍,圍困興慶府。

高逸曾經償試過派軍從城中殺出,偷襲宋軍,配合一下金軍的攻勢。但高震對此也早有準備,宋軍防守十分嚴密,立刻給了西夏軍一個迎頭痛擊。西夏軍退回城中之後,高逸也知通偷襲宋軍行不通,因此也就不作指望,一心一意死守城池,隻等金軍擊敗了宋軍之後,來解興慶府之圍。

高震擊敗了西夏軍之後,到也沒有對興慶府發動進攻,同樣是在等宋軍和金軍決戰之後的結果。不過宋軍到也沒有閑著,高震命令士兵在城外堆土山,挖戰壕,修建工事。因為困城不攻,無所事事,最容易造城士兵的懈待情緒,必須給他們找些事情做做,同時也是為以後進攻興慶府做準備。

而楊炎安排好了圍困興慶府的事宜之後,自己和楊昌鵬、李好義一道,帶領著殿前司的選鋒、催鋒、勝捷三軍,馬軍司的忠銳、威邊、驍騎三軍,步軍司的雄武、效順、常寧三軍,共計五萬六千大軍。會同鐵木真的三萬蒙古大軍,一同對付金國的援軍。

楊炎先命楊昌鵬率領殿前司催鋒軍、步軍司雄武軍守衛銀州,要求他一定要阻擋金軍的進攻十五天時間,為宋軍準備工作時間。又命李好義率領步軍司效順、常寧二軍守衛韋州,阻擋金軍的南路人馬。鐵木真也將蒙古軍分出一半來,由四傑木華黎、博爾術、赤老溫、博爾忽率領,轉路在長城之外,去阻擋金軍的北路軍。而剩下的蒙古軍和宋軍都駐紮在鹽州,修築防禦工事,準備在這裏迎戰金軍的中路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