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1 / 3)

就在完顏長之和完顏允恭在河北為了爭奪大金的統治地位, 而既將展開一場激戰的時候, 在大宋, 同樣也是為了平定叛亂,而展開了最後的戰鬥。

建康的叛亂被平息之後,大量參與叛亂的人員被抓,而建康城的秩序也迅速的恢複起來,酒樓茶店、大商小販、勾欄瓦肆,買賣鋪戶也都紛紛開門迎業,秦淮河上也開始汨滿了花船彩舟,百舸競流。雖然在街道上巡邏的軍隊的人數和次數都明顯比叛亂前多了不少,而且時常還有差役捕快搜找參與叛亂的人等,但建康古城的繁華與熱鬧依舊逐漸恢複如昔。

下令江淮撤軍的詔書以經派到前線的各軍之中,而因為叛亂,連續斷隔了好幾天的各地公文也又開始了頻繁的來回傳遞。同時在叛亂的這段時間裏,三省六部裏也積壓了大量的來往公文,還有些公文遺失。而且由於中斷過,雖然隻是五六天時間,但處理起來卻是千頭萬緒,效率是慢得多,而且還有叛亂善後,恢複的諸項事宜。

五位執政大臣中,這時也隻有三人在朝中,因此連曰以來,韓彥直、周葵、葉顒三人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幾乎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連趙忱都看不過眼去,調範成大、張栻兩人暫時到政事堂,幫助他們處理公務。

而這時韓彥直等人又建議朝廷,現在大宋到處都在用兵,而樞密院的長官樞密使和副使全都不在建康,執政大臣也無瑕分身,在這種情況下,不妨由楊炎暫時代任樞密使,處理有關的軍務事宜,等到王炎回歸朝廷之後再讓位。

對這個建議趙忱自然是舉雙手讚誠。而這一次,所有大臣、言官對此也沒有異議,集體失聲了,就連身為台柬之首的陳俊卿並沒有反對。。這一方麵是因為從能力、功績,資曆上說,楊炎也是無可挑剔的,而在另一方麵,這項任命是由朝中現有三位執政大臣集體推薦,而且楊炎也並不是正式出任樞密使,隻是暫時代理,不過是個權宜之計,少則十幾天,最多一個月,王炎就會回歸,那時楊炎也就自動讓位了。實在沒有必要為這一時權宜而反對。

而在另一方麵,功高莫過於救架,在這次叛亂中,反正陰差陽錯,使楊炎及時從西夏趕回來,又在平定叛亂中立下大功,而大多數言官在叛亂期間都參拜了趙竑,雖然可以說成是被迫而為,而且趙忱也宣布不追究了,但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在這個時候去彈亥有救駕之功的功臣,還是皇帝最信任的姐夫,豈不是自討沒趣嗎?

這幾天的時間裏,別人都忙得不可開交,隻有楊炎閑著沒事,他本來是出征西夏的主將,隻是被史彌遠誆回建康,才趕上了這一次叛亂,本身在朝廷中並沒有出任官職,要說一定有,那也隻是職方司在名義上還歸他管,但職方司實際的事務都是周信在處理。因此這幾天來楊炎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中陪伴妻兒,過著十分安逸舒心的曰子。

接到旨意任命之後,楊炎立刻走馬上任。其實他最關心的當然還是西夏的戰事,這到並不僅是因為他目前還是名義上的西夏戰事的統帥,而且還因為西夏的戰事對大宋實在太重要了,遠遠超過了這場政變對大宋目前局勢的影響力。雖然在他臨走前把事情都安排好了,但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變化,誰也說不準,宋軍能否順利攻取興慶府還不好說。

如果能夠順利攻下興慶府,西夏戰事就算取得完美成功,那麼這場政變對大宋來說隻不過是一次小插曲,並無傷大雅。而相反,一但宋軍攻不下興慶府,給了西夏朝廷以喘息之計,那麼大宋這大半年以來的辛苦,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就全都白廢了,日後再想要攻取西夏,也難以遇到這樣的機會了。

因此楊炎一上任,立刻命人先把這段時間以來,所有關於西夏戰事的公文全都找出來,自己要首先過目。幾天以來,有關西夏的公文以經積壓了三十多份,他一聲令下之後,早有下屬官員清理出來,呈交給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