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一零七金主登基(1 / 3)

這時己是四月下旬的時分,天氣漸曖,人們也都換上了單衣薄衫。但在太師張浩府中,一間內室的門窗依然關得嚴嚴實實,屋門充滿了中草藥的氣味。而大金的五朝員老,尚書令,太師張浩這時還蓋著厚厚的大被,靜臥在病床上。

自從勸阻完顏允恭禦駕親征,援救西夏,而被完顏允恭在朝堂上當眾強行命令致仕,身為四朝員老,皇帝的老師,想不到卻會受到這樣的待遇,張浩這一口堵在心裏,回到府裏就一病不起了。直到現在,以經在床上躺了好幾個月。

而在此期間,大金的局勢也發生了翻天複地的變化,完顏允恭這時也以經兵敗身死,在皇位爭奪戰中徹底的輸給完顏長之。也是繼皇統九年(1149年)完顏亮,正隆六年(1161年)完顏雍之後,大金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裏,第三次出現弑先皇而奪位的事件。換君之頻,與五代時期相比,也不呈多讓。

雖然完顏長之在戰勝了完顏允恭之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回到中都舉行登基大典,而是去了上京會寧府,訖見普風。但這個時候,任誰也知道,完顏長之以經大權在握,不可撼動了。

因此在完顏長之從上京回到中都的時候,盡管還沒有正式登上皇位,但迎接他進城的人員以經急不可耐的對他高呼“萬歲”,其中有本是舊部的郭蝦蟆、石抹燕山、蒲察定住等人,也有在戰場上歸降的仆散忠義、紇石列誌寧、孛撒、白彥敬,還有留寧中都的完顏宗政、紇石列良弼等人。隻有一些宗室大臣,和世宗所生的諸王都沒有參加歡迎,但他們也改變不了這個局麵。

而完顏長之回到中都之後,首先下令,在完顏允恭時代的大臣一率官居原職,宗室、諸王的奉祿產業全都不變。這一舉動迅速安定了中都的人心,也使自己的聲望和。

張浩雖然病臥在床,但畢竟是四朝老臣,根深蒂固。對中都,甚至是大金發生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令張浩沒有想到的是,完顏長之竟親自到自己的府上,來看望自己的病情,並且承若,等張浩病愈之後,依然出任尚書令,執掌朝政。

不過張浩雖然頗為感動,但心裏清楚,完顏長之看中的,還是自己的影響力,而自己都己是七十六歲高齡的人,曆經了五朝,實在是夠了。就算是好了,也不想再趟這灘渾水了。何況這病隻怕隻好不了了。

不過張浩也知道目前的局勢,雖然完顏長之是叛亂奪位,但大局以在掌握之中,稱帝已是再所難免,同時完顏長之的才能較之完顏允恭,也確實高出太多。金國也沒有宋朝那麼多忠貞死節之說,因此就在完顏長之探病的第二天,張浩便正式上表擁立。

張浩躺在床上,微合著雙眼,回想起這幾個月來大金所發生的事情,心裏也不禁感慨萬千。這時老管家張福輕手輕腳的走進內室,湊在張浩的耳邊,道:“老太師,九少爺來了,您要不要見他。”

張浩猛然睜開眼,道:“是伯逸嗎?快帶他來見我。” 然後又吩咐侍女,扶自己在床上坐直身體。

張福出去不久, 就領著張鵠進來,然後退了出去。

張鵠跪倒在地,先給張浩磕了四個頭,道:“見過祖父大人。”然後站起身來。這才看清,張浩以是形容憔悴,滿麵病神。張鵠雖然不通醫術,但也看得出張浩以是病入膏慌,恐怕是去曰無多了。

在張鵠的心裏,也說不出是什麼滋味。他雖然也是張浩的孫子,但卻是庻母所出,幼年時候母子在張家不受待見,在張鵠成年之後,就和母親搬出了張家,自立門戶。一直以來,他都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教那些以來給他們母子白眼的人看看,也好揚眉吐氣。

在遇到賞識自己才華的完顏長之,被他聘為幕僚,張鵠馬上意識到,自己出頭的機會來了。因此盡力盡心輔助完顏長己。這次完顏長之舉事奪位,張鵠從一開始就是全力支持,一方麵是報達完顏長之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一但完顏長之的大事成功,自己做為他的首席幕僚,必然會得到重用,入朝為官自是不在話下,就是登閣拜相也不是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