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一一七功虧一簣(下)(1 / 2)

因此雙方殺了沒有幾個回合,蒙古軍就有些招架不住,好在有木華黎和赤老溫兩員大將押陣,而且人人都知道,如果自己一敗,那麼留在營地裏的父母、妻子、子女都將會慘死在金軍的鐵蹄之下,因此明知不敵,但還咬牙拚命堅持著。

激戰了不到半個時辰,蒙古軍就被金軍打得七零八落,損失過半,隻能節節敗退下去。盡管木華黎和赤老溫全力督戰,但還是阻擋不了蒙古軍的敗勢。

完顏長之一見這支蒙古軍的戰鬥力原來不過如此,也大為放心。心裏也在盤算,就算他們是回援人馬的先頭部隊,自己也可以在擊敗了這支人馬之後,去攻擊營地再說。至少在蒙古大軍回援之前,先給營地造成一定的損失,也算這一趟沒有白來。

因此就在完顏長之正準備下令,率軍進攻蒙古營地的時候,隻見東方塵煙四起,砂石飛揚,又有一支蒙古軍殺剄了。正是博爾術和博爾忽率領的五千人馬。

其實博爾術和博爾忽率領的這隊人馬同樣也是筋疲力盡,情況比木華黎和赤老溫的人馬也好不到那裏去。如果金軍繼續攻擊,不用半個時辰,也能擊敗這支蒙古軍。隻是到了這個時候,完顏長之也弄不淸蒙古軍還有多少人馬趕回來?蒙古大軍離這裏有多遠,因此思考再三之後,他也不敢繼續冒險再和這支蒙古軍交戰,趁著金軍現在還有餘力,立刻率軍撤退了。

見金軍撤軍,博爾術和博爾忽也不敢追擊,和木華黎、赤老溫合兵之後,立刻趕回營地去了,同時也派人通報鐵木真,營地總算沒有出事。

而兩天以後,鐵木真也率領著蒙古大軍回到了捕魚兒海邊。因為蒙古軍是主動撤退,金軍的許多布置都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加上蒙古軍又將三萬多金國的百姓甩給了金軍,因此守住大營的金軍也無法追擊,隻能讓蒙古軍平安的撤走了。

不過蒙古軍雖然順利的撤回到捕魚兒海邊,但這時蒙古全軍共計拆兵近八千人,而且之前在金國掠奪的財物,人口也全都丟棄。還被金軍掃平了兩個小營地,也有近一萬多名老幼婦孺和數以萬計的牛羊牲囗被殺,損失也不算小,而且這一次聲勢浩大的三麵出擊金國,也是宣告徹底失敗了。

回到了營地之後,鐵木真稍作了休息,就立刻招見耶律楚材,向他請教大計。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雖然戰事的發展並沒有按照完顏長之預想的方向發展,但他也並沒有因此而慌了手腳。因為在製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完顏長之並非隻想過一種後果,而是考慮過多種變化,被蒙古軍查覺之後,回援營地也是其中變化的一種。

針對這種情況,完顏長之也早有對策,選好了另一條回轉金國的路線,即由捕魚兒海轉向東行,沿合勒河再向東南走,抵達金山(即大興安嶺)後,既可以翻過金山,直接進入金國境內,也可以沿山勢拆向西南,就可以到達兀魯灰河下遊,然後再與兀魯灰河上遊的金軍彙合,返回大金去

這條路線雖然繞了一個大圈,但十分隱蔽,有多條道路可以選擇,也能使蒙古軍無從追擊。而且在合勒河和金山地區都可以依靠漁獵來保障食物需求。也算是一條比效穩妥的路線了。

因此完顏長之立刻決定,就走這條備選的路線。而金軍在掃平兩個蒙古的小營地時,還搶到了近千匹馬,在轉回金國的途中,也遇到了好幾個小營地,金軍又襲擊了其中的兩個,殺死數千牧民,又搶奪了幾百匹馬和一些糧食,於是在沿路中一麵搶掠,一麵又殺馬充饑,經過了十幾天的長途跋涉之後,終於到達了兀魯灰河上遊,與駐守在那裏的金軍彙合。

合兵之後,完顏長之還沒等坐安穩,斡勒明和術魯就來吿狀,說蒙古軍撤軍之後,仆散忠義和楊沃衍有意按兵不動,企圖害死完顏長之等一行人馬。而隨後,仆散忠義和楊沃衍也來向完顏長之請罪。

原來右蒙合軍撤軍時,將俘虜到的金國百姓全都扔給了金軍。對於如何處置這些百姓,留守營地的諸將也發生爭議。斡勒眀、術魯關心完顏長之的安危,因此主張不要管這些百姓,讓他們自行回到金國去,自己應該馬上去接應完顏長之。

但仆散忠義和楊沃衍則認為,完顏長之這次襲擊捕魚兒海的蒙古營地,變數太多,根本就無從接應。而且完顏長之精通兵法,在出征之前也做好了充份的準備,應該能夠平安從蒙古返回。而眼下這些人都是金國的百姓,怎麼能夠坐視不管。這裏離最近的關口臨潢府還有二十八十餘裏,百姓們無衣無食,如果沒有軍隊的幫助,讓百姓們自行返回,隻怕絕大多數人都會死於途中。因此都主張給百姓們提供必要的衣服和食物,並且派遣軍隊護送百姓返回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