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一議和條件(1 / 3)

六月十二曰, 中都大金皇宮。今天,大金皇帝完顏長之在這召見宋朝的使臣範成大。

範成大進見,施禮己畢之後,完顏長之道:“範成大,這一次你們宋朝皇帝可是真心有誠意想與我大金議和嗎?”

範成大道:“自然是真心,若是沒有誠意,我大宋皇帝又何必遣外臣不遠千裏來到貴國呢?”

完顏長之尚未回答,一邊侍立的尚書左丞相仆散忠義己重重的“哼”了一聲,道:“即是真心,那麼你們宋朝為何在國書之中要求我大金割讓南京、京兆、山東之地,簡直就是豈有此理,這般條件,那裏是真心想和我大金議和?”

他這一說,滿殿的金國大臣也都立刻對範成大怒目而視。

範成大側過身來,看了仆散忠義一眼,正定自若道:“仆散丞相,山東、中原、秦鳳諸路本來就是我大宋的土地,不僅如此,就連河北諸地也是我大宋固有國土,隻是當年被貴國強占而去,我大宋要回自己的土地,又有何不可。若說議和是否真心誠意,仆散丞相可曾記得,宋金兩國之間有過幾次議和,其中貴國毀約幾次,而我大宋又毀約幾次。誰有誠意,誰無真心?自然可知。”

“這……”仆散忠義一時語塞,答不上來。

領土的事情暫且不說,但在宋金兩國七年前的那次議和之前,還有兩次議和,分別是在宋紹興九年(1139年),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而這兩次到確實都是金國首先毀約,前一次是完顏宗弼在紹興十年毀約舉兵征南,結果被嶽飛打得大敗,差一點連開封都放棄了。後一次是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完顏亮毀約,禦駕親征興軍伐宋,結果同樣是在釆石被虞允文打敗,結果完顏雍在中都舉兵作反,奪取了皇位,完顏亮也被敗軍所殺,死於非命。

雖然這二次的年代都以經久遠,最近的一次也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但這兩次確實都是金國理虧在先,無從狡辯。仆散忠義隻好免強道:“貴使所提,都是年代久遠之事,又何必再論。”

範成大冷笑了一聲,道:“就如丞相所言,年代久遠之事暫且放在一邊,就說近期的事情,宋金兩國自我大宋建興元年(1171年)議和以來,以有七年,這一次難道不又是金國率先毀約嗎?”

仆散忠義立刻分辯道:“這番分明是你們南朝進攻西夏而引起來的,怎能說是我金國背約嗎?”

範成大淡淡道:“我大宋進攻西夏,又與你們金國有何幹,為何金國要援救西夏,這難道不是背盟棄約嗎?”

仆散忠義道:“西夏仍是我大金屬國,人盡皆知,你們宋朝進攻西夏,更是進攻我大金。我大金為西夏宗主,出兵援救西夏,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要說背約,也是你們宋國首先背約。”

範成大放聲大矣,道:“西夏是金之屬國?丞相莫非以大話欺人,西夏一直在宋遼金之間首鼠兩端,朝秦幕楚,怎會是金朝的屬國呢?西夏國主可是由金國策封?西夏又可曾遣子入質?”

完顏宗政見仆散忠義答不上話來,立刻接口道:“貴使所說,都以是我大金前朝之事,與我朝無關。但天下土地本無定主,唯能者得之,南京、京兆、山東之地為大金土地以有近五十年,以是事實,豈能隨意割讓。南朝提出這樣的條件,又豈見誠心。”

範成大又道:“好,就如平章所言,別的是是非非再爭執也無益,但總歸一句,議和的條件我大宋以經說得清清楚楚,絕不容更改。”

仆散忠義也勃然發怒,道:“貴使既然這樣說,那麼我們兩國之間恐怕難有和好之曰,看來南宋這一次是要執意與我大金為敵了?”

範成大道:“我們兩國早己為敵,在西夏一戰,不是我宋軍大獲全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