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六金國的提議(1 / 2)

“大金使臣張鵠,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張鵠跪伏於地,向趙忱行禮。

趙忱點點頭,道:“金國使臣,平身。”

“謝陛下。”張鵠站起身來,垂手而立,等侍趙忱發話。

趙忱道:“金國使臣,朕以看過你們的國書,前番朕遣派範成大出使金國,也提出了我大宋的要求,如要議和,金國必須交還我大宋國土,但在你們的國書之中, 對此未致可否。那麼朕請問貴使,你們金國是作何打算。”

張鵠恭恭敬敬道:“回稟陛下,我大金國土皆是太祖太宗皇帝,當年不辭辛苦,斬蘄劈蕀,千辛萬苦才取得,可謂來之不易。又豈能輕易讓與他人。因此讓還國土之事,萬不可議。”

他這話一說,整個大殿上都不禁騷動起來,大宋的文武百官紛紛交頭結耳,小聲議論起來,沒有想到金國派來的使臣居然有這麼強硬的態度。

張鵠在館中住下之後,先向大宋遞交了金國的國書。不過在國書中,金國沒有提出新的議和條件,隻是再度重申了希望與宋朝重新議和的意向,並且申明議和的一切大權都全權委以張鵠。也就是說議和的條件將由張鵠與大宋來協商確定。

趙忱立刻招集大臣們商議,金國發來這樣一份國書,是什麼用意,大宋又將如何應對金國。

關於金國的用意,群臣議論紛紛,各述己見,莫衷一是,但都一致認為,不訪招見張鵠,當殿來說個明白。以不變應萬變,金國如果不作出一定的實質性讓步,那麼大宋就決不與金國達成議和協議,這一點是不容更改的。反正現在金國無力對大宋用兵,相反,一但等大宋緩過一口氣來,就可以聯合蒙古,開始正式對金國展開進攻了。

因此在三天之後,趙忱在文徳殿上招見金國的使臣。隻是沒想到剛一開始,張鵠就斷然拒絕割讓土地,語氣堅定,跟本就不容置疑。也令趙忱和大宋的文武群臣大為驚訝,因為在此前大宋的態度就以經非常明確了,那就是金國必須割讓土地,這一次才能談成議和。如果金國並不打算割讓土地,那麼又何必再派使臣到建康來呢?

趙忱還沒說話,王炎已忍不住開口,道:“天下有南北之分,中原之地,自古就是我大宋的土地,並非你們金國的國土,隻是當年被你們金國倚仗勢力強占,如今自當歸還於我大宋。”

張鵠道:“中原之地確實是當年我大金強占宋朝的國土,隻是此仍前朝之事,與現在我主無關。而我主繼承大金列祖列宗基業,自當謹守彊土,豈有棄之之理。何況天下者,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唯能者得之。當年是你們宋朝的徽宗皇帝信寵六賊,才使朝綱敗壞,丟城失地,卻又怪者何人?”

周葵一聽,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道:“說什麼繼承大金列祖列宗基業,誰不知道如今金國之主完顏長之是以武力奪取的皇位,如此行叛之事,以是背棄祖宗,日後還有何麵目去見金國的祖宗。”

張鵠霍然轉身,直視著周葵,道:“我主仍是梁王之子,太袓皇帝嫡係子孫,繼承皇位又有何不可。” 說著他又轉向趙忱,躬身一揖,道:“說起來陛下也非是宋朝孝宗皇帝的子孫,而且當初繼承皇位,不也是與鄧王相爭而得來的嗎?”

周葵勃然大怒,道:“放肆,我主繼位,仍是光宗皇帝駕崩之後,既未立太子,又無子嗣,並由太上皇下詔,我主以弟及兄之位,仍是名正言,豈能與你們那個弑君奪位的完顏長之相比。”

張鵠冷冷一笑,道:“好,就算宋朝陛下繼位是名正言順,那麼請問大人,這宋朝江山又是從何而來,不是太袓皇帝從柴世宗的後人手中奪來的嗎?是否也算是名正言順呢?倘若有柴世宗的後人來向陛下索要這江山社稷,陛下是否會歸還於他呢?還是說此仍前朝之事,與今朝無關。”

周葵一下就被張鵠駁得啞口無言。不僅是他,就連滿朝的文武大臣都沒有說辭。誰心裏都清楚,大宋得國本就來的不正,隻是時代久遠,而且趙氏以經坐穩了皇位,己傳有十二代。因此誰也不去提。

當然這一點張鵠心裏也清楚,如果不是周葵去翻完顏長之的帳,張鵠也不會提及,但現在被張鵠重新翻起來,也無狡辯。周葵的額頭也不禁有些冒汗了,不敢去看趙忱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