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任氏眾人的一幹行動,早就被大宋的探子所探知。並且轉報給安西路的經略安撫使辛棄疾。
當初為了攻取西夏,大宋曾在西夏境內安插了不少探子,付責打探西夏國中的軍情大事。大宋收取西夏之地,諜報係統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而在這裏麵,任氏也起了不少掩護幫助作用。
大宋雖然收取了西夏全境,但畢竟根基尚不牢固,不僅要提防黨項貴族暗中行事,就是和任氏的關糸也變得微妙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建立的這一整個諜報糸統依然還是有用,必須繼續存在下去。因此除了被任氏己知道的那一部被撤消之外,其他部份基本全都保留了下來,並且在暗中不斷察訪安西路的民情民意,監視黨項貴族的行動,同時也密切關注任氏的動向。全力幫助辛棄疾,穩定安西路的局麵, 鞏固大宋的統治。
大宋在西夏的諜報係統是由賴文政直接指揮,直接隸屬朝廷的職方司調動,這時以經是一個嚴密而又有效的情報組織,被任氏知曉的,僅僅隻是其中一小部份,其他的絕大多數都深藏不露,遠非金國那種零散機構所能相比。因此任氏派人四處聯絡黨項貴族,自己整兵備戰,有意圖謀的情況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不料早己被宋朝的諜報所查知,隻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才沒有聲張。但辛棄疾和賴文政也聯名,立刻把打探到的這些情報傳回到建康,請朝廷決定行動。
現在職方司主事的雖是周信,但仍然還是歸楊炎管理,楊炎收到這些情報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刻親自帶進宮去,麵呈給趙忱。
安南路的設置雖然才隻有半年多的時間,但久辛棄疾到達西夏地區的時間算起,也差不多快有一年了。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裏,辛棄疾做了大量詳實有效的工作,花費了無數的心血,總算是迅速穩定了安南路的局麵。
首先是在政治上,甴於蒙古軍對西夏地區的掠奪,雖然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但也極大的打擊了黨項貴族的勢力,加上大宋也在裏麵推波助瀾,因此黨項貴族的勢力己被大大削弱,在短期內根本無法與大宋相對抗,再加上辛棄疾和賴文政又在其中拉隴分化支解,而黨項貴族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即然對抗不了,那就與大宋合作吧,也有不少黨項貴族見風轉舵,紛紛投效到大宋朝廷這邊來。
大宋也釆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對投效過來的黨項貴族一率酌情授給一定的官職,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並將他們的子孫招到建康府來,在國子監中學習漢族的文化知識,既表示恩待,也是扣為人質。而對不願投效的黨項貴族則盡力打壓,製衡。經過種種措施,終於將黨項貴族勢力牢牢控製住了。
不過西夏雖然是一個黨項族與漢族混居的國家,但黨項族畢竟人少,雖然一直控製著西夏的政治局勢,其實在國民構結中,漢人以經占到了六成以上,而西夏也以經逐漸轉變為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而且與中原王朝一樣,農耕王朝就避免不了土地兼並,到西夏亡滅的時候,土地兼並現像也十分嚴重,國內八成以上的土地,都被黨項貴族所控製,而農夫大部份都成為佃戶。
因此在社會經濟上,辛棄疾重點放在恢複農業生產。也是拜蒙古兵所賜,虜走了大量黨項貴族,所以也空出了大批的無主土地,辛棄疾經建康朝廷允許,將這些土地都分發給無地的百姓,而且對漢人黨項人都一視同仁,公布對待,使西夏百姓幾乎毎一戶都分到了一塊土地。
漢人本來對大宋的統製沒有什麼抵觸情緒,這一來更是人心歸附,而黨項人本來就是少數,分到土地之後,也心滿意足,雖然對大宋的統製還沒有什麼認同感,但抵觸情緒也基本沒有了,因此自然是人人喜悅,安心務農生產,而社會也迅速安定下來。
而安西路本來不缺耕牛,黃河沿岸也有不少良田,隻要社會局勢穩定,農耕生產就可以得到很快的恢複,經過了近一年的努力之後,安西路即將迎來並入大宋之後的第一個秋收。到了明年就可以基本做到自己自足,不需要朝廷再援助。
安西路的一切發展變化,辛棄疾都在每一份奏章中詳細記錄說明,而且照這樣發展下來,再過兩年,朝廷就可在安西路收取稅賦,為大宋創造財富。趙忱毎次見了,也不覺喜不自禁,因為隻有安西路穩定下來,大宋才能夠集中全部的精力、財力,投入到將要進行的北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