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那獨蹄巨人又俯下身來,惡狠狠地盯著麵前的小道士。
“無論是對付誰,你都需要準備一百個生靈的氣血作為我出手的祭品。如果沒有的話,那麼你……就將作為我的祭品了。”
果然。
這就是通靈魔珠的規則。
魔物並不是白白被征召,它們之所以降臨,是為了獲取血食。在條件完成前,它們是不能攻擊的召喚者的,但如果條件沒有被完成,那麼它們將有攻擊召喚者的權力。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征召而來魔物絕不可能是什麼溫馴的寵物。
它們全都是自一個滿是殺戮的世界誕生,凶性要比人間的魔修更強百倍。既然冠上了“魔”的字眼,就已然足以說明其秉性。
在李楚剛剛踏上打怪升級的道路時,餘七安就曾經給他講過。
“妖怪可教,魔鬼難度。”
後來隨著李楚接觸到的邪祟種類漸漸豐富,也越來越領悟到了其中的差異。
妖物,幾乎與人無異。每個能夠踏上修行道路直至修成神通的妖物,論智慧都不會輸給人類,甚至猶有過之。
人尚且分善惡,妖自然也有好壞。他們要做的,應該是讓好妖有好報,壞妖消滅掉。
不能因為非我族類,就心懷歧視。
怪物,則是諸般罕見異種。相較於妖物,精怪們的靈智就顯得參差不齊了,大多數和尋常野獸相差不多。
有些怪物對於人類抱有敵意或者視若血食,有些怪物則對人類極度親近。這個也要視情況而定,隻要好好引導,任何怪物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好朋友”。
魔物與鬼物則完全不同,遇上就殺,絕不會錯。
二者的理由也有所區別。
鬼物,不外乎是亡者餘燼、一靈不泯,遊蕩在天地之間。之所以說見到就要清除,是因為它們或許會因為各種執念留在這裏,害人害己。將它們送入輪回,才是讓它們回歸正道。
像李楚一劍落下,雖然是會令其魂飛魄散。但真正的那一點真靈是無法被消滅的,依舊可以回歸正途。隻有那種將生靈魂魄囚禁或者煉化,才是真正的永世不得超生。
所以即使有些鬼物,脾氣秉性很好,並不害人,但是長存世間對其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趙良辰養的那五隻小鬼頭,幾乎沒有什麼攻擊性——除了兩顆板牙,但是為了它們好,李楚也勸過趙良辰將它們送入輪回。
趙良辰的回答是……有點舍不得。
他當初是在一間破廟中遭遇了那五隻小鬼頭,發現它們在偷吃自己行囊中的幹糧。趙良辰見它們可憐,便佯裝不知,任由它們去了。誰知這些小鬼頭居然記得這一飯之恩,在後來他即將踏入險地時站出來示警,他這才收養了這幾隻小鬼。
這五隻小鬼雖然好吃懶做、說話難聽、毫無本事……甚至會查數的都隻有四個,但相處時間久了,還真處出了感情。
讓它們和趙良辰分別,確實有點不舍。不過他的腦子也是清楚的,知道遲早有一天也要送它們輪回轉世才是正途。
總的來說,鬼物也算有好有壞,但是不論好壞,送入輪回都是對的。
至於魔物,就沒有好了。
隻要沾上這個字,就絕對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魔”的起源應該是古老傳說中的始魔之地,沒有人知道最原始的“魔”是什麼,但是後來的魔物都可以算是它的後代。它們生來就浸染著嗜血與瘋狂,以殺戮為生,也以殺戮為樂。
通靈寶物所征召的魔物,就是此列。
後來“魔”的存在與概念從魔土之中滲透到了人間,誕生出了魔門這樣一個千百傳承彙聚的大教派,巔峰時期幾可力壓道佛二門。
魔門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有一些修者發現“魔”這種存在的嗜血與瘋狂中,同時也蘊含著難以想象的力量,那種力量是那麼直接且強大,充滿了誘惑。
世上永遠不會缺乏想要走捷徑的人,但捷徑上也永遠不會缺少風險。
魔修的風險,就是在快速獲取強大力量的同時,會不間斷地被影響性情,變得冷漠殘忍。更隨時有可能爆雷,被那不可名狀的瘋狂吞沒……
屆時他們就會失去任何理智,成為一隻真正的、殘忍嗜殺的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