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劇組有四個導演。
鞠玨亮、趙健、周小文和俞閔。
四人互相配合各有分工。
鞠玨亮是杜琪鋒的師弟,主要負責一些文戲鏡頭,還兼職編劇做劇本修改;趙健是武戲鏡頭的一把手,主要把他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付諸實踐;周小文是劇組裏的大爺,畢竟資曆和成就都擺在那,每天喝點茶,比神仙還逍遙。
除卻上麵三人,就隻剩下整個劇組的總導演兼保姆——俞閔。
拋去性格,這四個人都是個頂個的好導演,每個人的風格都自成一派。季雲在沒有戲的時候也沒閑著,跟在他們屁股後麵學著掌鏡技巧。
畢竟,演員的盡頭就是導演了。
此時的他,就蹲在俞閔身後,明目張膽的偷師。
俞閔是四個導演中唯一一個認真教他的,他也不能辜負了對方的誠懇。
“這裏的運鏡要柔和一些,武俠劇俠客出場運鏡要明快,過場要幹淨。美女要柔情,也可以通過運鏡速度來體現,這樣輕柔的推進更能...”
俞閔是拍電視劇的導演中電影鏡頭感最足的。
就拿《神雕俠侶》中小龍女出場的一段戲來舉例。
正常拍攝電視劇的導演在這一段中常規的處理方式是先做鋪墊,突出全真教的強勢,然後鏡頭反打小龍女出場,讓兩方人同時入畫,通過高低對比等方式將畫麵撕開,形成強烈的對比,烘托出緊張的氣氛。
而俞閔就非要給這緊張的劇情中增添一絲唯美,婆婆要死了?楊過要被抓回去了?全都不關鍵,所有的畫麵都給女主角讓路,月光、絲帶、手套,然後一連串的懟臉,突出小龍女的美感,鏡頭慢放,配上BGM,妥妥的電影式出場。
要不是華藝有個馮大炮,俞閔肯定是要往電影方麵發展的。
俞閔一邊掌鏡一邊傳授著經驗,整個劇組有條不紊的運行著,完全沒有一絲阻礙。看著對方那愜意的模樣,季雲越來越向往這把椅子了。
俞閔非常擅長講故事,但是以季雲的眼光來看,他的導演技巧還有待提高。
畢竟,電視劇一般都是通過劇集的長度來賺錢的。為了換取利益,他們會盡量的讓內容更加詳盡,以完成更多的劇集。
不過電視鏡頭過多,會讓整部劇變得異常瑣碎。
跟著俞閔身後學了半天,季雲又把心思轉到了劇組唯一真神周小文的身上。
天龍劇組的戲份是同步拍攝的。
四大導演分別劃分一片地,最終成片剪到一起。
到了周小文這,他果然看到了電影級別的鏡頭。
幹淨,利落!
整個畫麵中沒有一絲一毫多餘的鏡頭,畫麵中胡君和阿朱分庭抗禮,將柔情似水的畫麵質感推至高峰。
季雲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一筆一筆的記錄下每個鏡頭的銜接和拐點。
他給自己定了個計劃。
08年之前站穩腳跟,打起知名度,10年前躍居一線,迎接10年帶來的行業巨變,在10年之後開始拿獎,得個德藝雙馨的名號後老婆孩子熱炕頭。
然而最難的就是這08年到10年的過度,沒有一部主演的電影,很難踏上頂層。
10年前沒有大規模的資本入駐,整個華語圈被分割的很死,主電影的京圈和西北圈、主電視劇的滬圈、還有東北圈...自己的演員還用不過來,哪會挖掘季雲這個外人。
他們喜歡在自己圈子裏找演員,自己撿漏最多是個男二,很難拿到主演的戲份。
沒人請那就自己拍,季雲腦子裏都是優秀劇本,不愁打不響名號。
在天龍劇組中,如果說俞閔是最上心的導演,那麼周小文就是最仙的導演,季雲來學習,還得兼職端茶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