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憲兵嚴格的上下級尊卑製度,養成了他們不敢過問上級過失的習慣。三國浦誌駕駛著那輛上海灘極為罕見的紅色轎車,載著鐵觀音、克勞斯和常慶洪三人順利的駛上戒備森嚴的大街。
大街上靜悄悄的,全然沒有了平時車水馬龍的景象,日本憲兵對整條街實行了嚴格的交通管製,好像是迎接什麼貴客。紅色轎車孤獨的在街上行駛著,遠遠的就看到一輛日本造97式坦克(97是日本天皇紀年2597年,相當於公元1937年),在六名騎兵儀仗隊的引導下,慢吞吞的從大街的另一側走過來。
“馬僮,停車,看看是什麼人這麼大排場?”鐵觀音道。
紅色轎車停在路旁,馬上就有幾個日本憲兵圍攏過來,提醒車裏的人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後果自負。
用坦克迎接貴客,也是日本憲兵不得已而為之,車上的貴客小島大將,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新晉高級指揮官,他年歲不大,向來以儒將自居,此次來到上海灘隻是做短暫的中轉停留,再飛往雪峰山進行督戰事宜。
然而這次旅程從一開始就很不順利。乘坐的專機從鹿兒島起飛,在途中遇到美國戰鬥機的伏擊,四架護航的零式戰鬥機被擊落,幸虧駕駛專機的飛行員經驗豐富,在一分鍾內飛行高度下降了將近2000米,貼著海平麵做超低空飛行,才僥幸躲過一劫。
小島將軍當時表現的非常鎮定,最起碼表麵上是這樣的,他是大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忠實擁躉,哪怕是死,也要保持一個軍人應有的氣節。飛機裏亂作一團,除了小島將軍和飛行員,其他人臉上都露出絕望之色。
小島將軍身居高位,接觸的情報也更豐富,因此對這場戰爭審視的角度與平常人不同,日本在東南亞占領的領土已經丟失,曾經和日本陸軍勢如水火的日本海軍也成為昨日黃花,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幾乎全軍覆沒。
唇亡齒寒,為了彌補日本海軍的損失,不得不抽調大量的陸軍精銳去守衛那些太平洋上的孤島。沒有海空軍為陸軍提供補給,孤島上的守軍隻能餓著肚子背水一戰,每一個孤島的陷落,就意味著守軍全部陣亡,即使沒有戰死也會被活活餓死。
美國人使用蛙跳戰術,前鋒已經推進到菲律賓和日本本土之間的小笠原群島,那裏被日本海軍稱為大日本帝國的東大門。為了守住小笠原群島,日本動用所剩無幾的海軍力量,大肆向小笠原群島增兵,但由於製空權被美國人牢牢把握在手中,日本運兵船經常會受到美國飛機的襲擊,隻有不到一半的日本兵能夠安全到達目的地。因此美國空軍成為日本人的眼中釘,通過從各個渠道獲得的情報彙總分析,這些給日本運兵船造成致命打擊的美國B-29轟炸機,都是從中國芷江機場起飛的。
這些威力強大的轟炸機,不但給運兵船造成巨大威脅,還能夠轟炸日本本土,除了京都、奈良、廣島、長崎寥寥可數的幾個主要城市外,其餘的均被摧毀殆盡。
為了拔除芷江機場這個眼中釘,日本陸軍參謀部組織七個師團17萬兵力,準備進行芷江攻略戰(即雪峰山會戰),戰役指揮官由小島笠滿大將接替剛剛榮升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
小島將軍出師不利,先是在海上遭遇驚魂一刻,專機好不容易抵達上海虹橋機場,比預定時間已經遲到了將近兩個小時,剛剛在跑道上停穩,就遇到一件更糟心的事。一支身份不明的武裝偷襲了虹橋機場。
為了保證小島將軍的安全,守護機場的日本憲兵嚴防死守,把專機保護的滴水不漏,機場中槍聲大作,小島將軍卻有機會站在專機舷窗前,近距離的觀察機場上的戰況。
本來小島將軍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屑一顧,在剛剛結束的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中(豫湘桂戰役),160多萬國民黨軍在不到40萬日軍的進攻下一潰千裏,幾個月的時間,就被攻陷包括4個省會在內的146座城市,兵力損失超過50萬。
可今天在虹橋機場,小島笠滿卻看到了一支和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中國軍隊,他們勇敢果斷,攻防兼備,隻是使用的武器太過簡陋,捷克式輕機槍是他們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武器,其餘的士兵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槍。最讓小島將軍感到意外的是,這支中國軍隊比日本軍人更熱衷於白刃戰,而且沒過多久,守衛機場的日本兵就被對手端著刺刀追的到處亂跑。
這支中國軍隊擊退了機場守軍,開始破壞停機坪上的零式戰鬥機,他們用刺刀戮,用機槍掃射,除了在機身上留下一個個窟窿眼兒,並不能給飛機帶來致命的傷害。後來不知哪個中國士兵突發奇想,使用集束手**炸飛機,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一架又一架戰鬥機升騰起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