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年末已將至(1 / 3)

皇太後果真沒有食言,當日下午就派人將常嬤嬤送回了昭雲宮。

常嬤嬤是跟著昭雲生母陪嫁過來的,自昭雲出生時,昭雲宮就由常嬤嬤一手打理,上上下下是井井有條。

她平時對底下的小丫鬟極為嚴厲,可是對昭雲卻總是無限的慈愛和包容。昭雲清楚地記得,那個長長的夢裏,在陪她嫁去西兀國的途中,路途遙遠沿路又人煙稀少,嬤嬤重染傷寒,沒來的及醫治就離開了人世。

常嬤嬤剛一進門,昭雲就上前幾步攙住了她。看著穿著暗紅繡花比甲,已微微花白了頭發,麵上略顯疲憊之色的常嬤嬤,眼中不禁泛起了淚花。

昭雲將她扶到炕上坐著後,又從鳴翠手中接了盞熱茶遞給她。

常嬤嬤拉著昭雲的手,聲音略沙啞地說:“畢竟奴婢還算宮中的老人,皇太後並沒有過分苛待。隻是皇後一直借佛龕容易落灰將奴婢扣在常寧宮,奴婢生怕公主會和皇後起衝突,傷了和氣。公主這回處理的很好,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我的小公主果真是長大了。”

昭雲將臉蛋埋進常嬤嬤的臂彎裏,平複情緒後,仰著小臉佯裝生氣:“我才不想做吳下阿蒙。嬤嬤,我已經長大了,您也無需像以前一樣那麼為我操心。幾天不見,看您眼底下的陰影又加重了,辛苦了幾天,您趕快歇息去吧。”

窗外,白雪已經在開始漸漸融化,雖說比前兩日稍微冷了一點點,可是聽著雪水從屋脊上流下的聲響,嘩嘩啦啦的,竟帶著一絲歡快。

轉眼國喪已過大半。

先皇還在世時,昭雲是最喜歡過年的。每每要將近年末,昭雲就會拉著鳴翠趁那些宮人忙碌的時候,偷偷地溜出宮去。

她喜歡聽街上各種挑擔賣貨郎的吆喝聲,喜歡觀察摩肩擦踵的人群中各色各樣的行人,喜歡攤販上賣的各色各樣的小玩意兒,可是如今卻沒有了那份歡欣雀躍的心情。

因為她已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命運,上天讓她回到十四歲的那年,或許時間在不停轉動命運的齒輪時,冥冥之間就有了變數......

在雪已經徹底消融,萬物都露出本色的時候,宮中一下子又變得熱鬧起來。

而昭雲宮也不例外。

宮中的小太監在抄手長廊和抱夏的橫梁上,每隔幾步都掛上了上麵用金粉漆著福字,罩著的大紅燈籠,顯得格外喜慶。

鳴翠將常嬤嬤剪得五福窗花貼滿了窗欞,還帶領帶領小丫頭們將宮內上上下下打掃了一遍,說這樣就能掃除一年的黴運。

昭雲在案前宣紙上落下了最後一筆,抬頭正看見鳴翠在屋外頗有氣勢的指揮小丫頭們幹活的身影,不覺翹起了嘴角。

冷冷的風穿過案前半開的窗子,吹起案桌上筆墨還未幹涸的紙張的一角,上麵卻隻寫了一個字:等。筆走龍蛇,全然不像女子的字跡,筆意奔放,卻又體勢連綿。

“公主的字寫的越來越好了。”

鳴翠看見案上的字由衷誇讚,卻又不解地問:“公主是在等誰嗎?”

昭雲沒有回答,把手中的毛筆擱在了硯台上。

“鳴翠,假如有一天我不再是公主,沒有了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你願意再跟著我嗎?”

“公主去哪我就去哪”小丫頭毫不猶豫的說。“正是有了公主我才不至於餓死街頭,是公主不嫌棄我是個小乞丐,給了我一個饃饃,還帶我進宮做宮女。公主不隻是公主,更是我的救命恩人。”

鳴翠至今還清晰的記得,那天天格外的冷,嗬氣似乎能成冰。

她穿著一件襤褸的破洞衣,想找一個攤販要個熱乎乎的包子,因為她實在是太餓了。可是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攤主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