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2 / 2)

……

……

北莽,北帝城。

鄉愁是一枚單程的船票,到達目的地後,就剩下殘缺的一角。

城門漸漸關閉,太陽剛剛下了地平線,天還沒有全黑下來,紅燒雲被流風一陣一陣地吹去遠方,怪匆忙的。護城河的水被殘餘的夕陽幻成了金綠色,輕輕地,悄悄地,向西邊流去。

中年的將軍站在城樓上,望著一隻南歸的孤雁愣愣出神,他大概四十三、四的樣子,麵目英俊沒有半絲瑕疵,濃中見清的雙眉下,嵌有一對像寶石般閃亮生輝的眼睛,唇邊兩抹英挺的胡子打理得恰到好處。

作為少年時便被北涼方麵派到北莽當死間的聶立水,每年立春他都會不由想起當年少時在陵州城裏的日子,很苦很苦,苦到他臨走前吃得那塊飴糖甜味至今還醞釀在心頭,怎麼也忘不掉。

“報!聶將軍,城門已閉。”

聶立水身後城牆石階上來幾名披甲城衛,持令旗齊聲而報。

“好,這裏就交給你們了。”聶立水轉身下了城樓,他本來是被北涼安排著走文官仕途一道,希望能在北莽朝堂之上有所建樹。可是命運弄人,常不遂人願,某位偶然看上他這張臉的貴人,因為她強烈的占有欲不僅逼得聶立水身邊的女搭檔不得不與他分開,更使得他在文途一道前途無亮,於是他隻能順勢而為,投筆從戎,從小卒開始憑著在北莽邊鎮立下的小功小勞和不經意間就突破的一品指玄境界,居然就那麼一步步小心謹慎地爬上了正三品的監門大將軍。

當然,他的平步青雲肯定離不開一點點……

“聶駙馬,請慢走!”

一個身材幹瘦穿著黑白道衣的中年道士突然擋在馬頭前,攔住了已經打卡下班,正準備騎馬回家的聶立水。

“吳真人,攔住本將軍有何貴幹?”聶立水與僧道之人素無瓜葛,不過,他倒是認得出眼前的中年道士乃是道德宗的一名有道真人。

北莽,道教是國教,道德宗宗主麒麟真人袁青山更是地位煊赫的堂堂國師大人,大真人有高徒六人,一樣被北莽視作行雲布雨的得道仙人,吳真人吳雲從便是其中一位。遙想當年北莽在女帝登基以前,道教不顯,佛門興盛,可自從麒麟真人被尊國師,是謂天子書黃紙飛敕來,三百十六人同拜爵。佛法因此逐漸沉寂,北莽帝城大小道觀如雨後春筍,道德宗數百道士雞犬升天,大多平步青雲,被達官顯貴奉為座上賓,都是可以一言定生死的禦賜黃紫貴人。

不過,憑聶立水如今的地位身份,即便他在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除了贅入公主府時上過幾日北帝城裏的頭條新聞,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低調。除非被人當著女帝的麵拿出他確切通敵賣國的鐵證,要不然這些區區禦賜黃紫貴人,定的了北莽草民的生死,卻不夠他聶立水下馬平視他的資格。

“聶駙馬,貧道困守一品瓶頸已然三十年有餘,虛度年華毫無長進,實在有損袁師之名,甚是慚愧,無地自容。而反觀貧道從一好友處聽聞聶駙馬曾得軍神指點,半日觀浮雲,一夕之間由二品入指玄境界。駙馬爺天資卓越,實非貧道愚拙之人所能及,然貧道癡念勤能補拙,望聶駙馬不吝指教一二。”

吳雲從誠誠懇懇,拱手作揖道。

道德宗麒麟真人六位仙人弟子,都在一品瓶頸徘徊,道門真人往往一入一品即指玄,也往往隻差一線就是畢生不得踏入一品境,吳雲從半甲子前,自春秋時期便是二品小宗師,隻可惜到如今都悟不透那一道關卡,半甲子苦修除了功力愈發純熟外,境界那是不進反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