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維上前攙扶起張煌言道:“我等三人都有為國捐軀之決心,但也不可輕言犧牲,少一人,便令這天下少了一份抗清的錚錚鐵骨。”
說到此,張國維轉向錢肅樂道:“希聲啊,你的性子剛正有餘,但圓潤不足,老夫觀吳爭脾性,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你一味以謀算去壓製、限製,恐怕會適得其反。觀如今江南形勢,不說你也明白,吳爭手中執掌著江南明軍最強大的兵力,如果你將他逼狠了,做出什麼不忍說的事來,你便是大明天下的罪人,望你遇事三思。”
錢肅樂的心性,原本是不能承受這麼重的語氣的。
可現在,誰都明白張國維這就算是在交待未了之事了,不忍反駁,便點頭應是。
都說戰場是最能煆煉人的地方,這句話不假。
魯王朱以海在之前與韃子騎兵水田交戰中也扔了不少的“泥炸彈”,自覺也算是參過戰、上過陣了,這個時候,竟與一幫子將士聊得火熱,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不僅如此,他竟大徹大悟起來,下令將隨身攜帶的財產,全部作為犒賞守城將士之用。
不可謂不豪爽。
真有了皇室子嗣的風範。
可當聽到要轉進的消息,朱以海怒了。
他衝到張國維等人麵前,大聲責問道:“驛亭城沒有我等前來增援,也守得好好的,如今我等率大軍入城助戰,為何反要撤退?難道你們就是這麼效忠大明的嗎?”
張國維平靜地說道:“魯王息怒,博洛已經率軍進攻紹興府了,你也知道紹興府已經沒有一兵一卒可以抵抗,博洛占領紹興府易如探掌。我等苦守驛亭一隅,就算戰到全軍覆沒,又能改變什麼?況且,先前驛亭能堅守至今,是有紹興府的人力、物力相護持,但如果博洛從紹興府回師前來,與多鐸夾擊驛亭,這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既然如此,不如轉進至豐惠,與陳勝部會師,如此既保命了魯王您和朝廷諸臣,也能使得明軍擰成一股繩,或許還有轉機。”
朱以海不是笨人,隻是不懂軍務罷了,被張國維一解釋,也就懂了,於是沉默了下來。
滿城的明軍,沒高興上兩個時辰,就得知主力要轉進,這種從天堂到地獄的驟變,令士氣急速下降。
可這並沒有改變將士的血性,聽說張國維要親自留下殿後,無數的將士紛紛請求留下。
最後,張國維留下了三千人。
當天晚上,大軍從南門魚貫而出,經白馬湖順流南下,往豐惠方向轉進。
次日淩晨,多鐸聞知博洛已經率軍占領紹興府,心中大安,再次派人說降驛亭守軍不得,於是再次強攻,戰況異常慘烈。
此戰一直持續到黃昏,從紹興府回師的博洛夾擊西門,腹背受敵之下,驛亭城破。
三千明軍全軍覆沒,無一人投降。
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張國維戰至最後,手臂中箭,以一杆斷槍拄著疲憊的身軀,平靜地望著朝自己湧來的清軍。
聞訊而來的多鐸製止了清軍士兵對張國維的抓捕,出言道:“張大人,你已經盡心了,如果你現在投降,本王饒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