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的時間,從紹興府一直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地光複應天府。
什麼時候,明軍變得如此驍勇善戰了?
就在這個幾乎是萬眾激昂的時刻,被世人敬仰的英雄吳爭,竟與清廷媾和談判,簽訂停戰條約,這無疑是給百姓,特別是應天府百姓,特別是正在踴躍響應明軍征兵令的百姓,當頭一盆冷水。
吳爭從身邊親衛的口中得知,坊間酒樓茶肆的傳言,百姓已經將他與洪承疇劃撥在了一起。
這讓吳爭心裏很受傷。
他無法去向天下人解釋他的困境和為難。
剛極易折的道理,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懂的,更何況是很多人根本不想去懂,永遠無法去叫醒裝睡的人嘛。
可吳爭也不容剛剛激勵起的民心,因此事而迅速衰弱下去,這就無法統治這座古都,去抗衡江北虎視眈眈的清軍。
吳爭需要做秀。
所以,哪怕今日沒有這個倒黴的清朝官員送上門來,吳爭也已經做好了尋洪承疇茬的準備。
而這個倒黴蛋的識趣,讓吳爭做得更簡單直接了些。
殺雞敬猴,或者說項莊舞劍。
其意無非是殺殺洪承疇乃至清廷的威風,並顯示出自己與清廷並無媾和之意。
而這效果,在吳爭走下台,軍民齊聲歡呼中,已經體現了出來。
吳爭對自己的表演非常滿意。
讓王之仁去簽約,吳爭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
閱曆豐富的王之仁,豈會不明白吳爭的用意,豈會不明白吳爭給他挖下的坑?
與異族、大敵簽訂停戰條約,不知情的百姓不會去怪責千裏外的紹興府朝廷,自然要找他這個動筆者的麻煩。
從第一次談判始,王之仁在城內的臨時落腳官署,就已經遭受不下三次的民眾請願。
甚至官轎行走在街上,都會莫名其妙地被飛來的不明物體襲擊。
當然,他的親衛不是吃素的,迅速捕獲“行凶者”之後,發現這些所謂的凶徒,都是當地的百姓,這讓王之仁怎麼下得了手去懲治他們?
王之仁自然是不肯輕易上吳爭當的。
可問題來了,應天府中,還有誰的爵位比王之仁更高?
興國公,這已經是異姓人臣能獲得的最高爵位了吧,再上去就得是異姓藩王了。
同時,王之仁也想到了一點,那就是吳爭的前程。
雖說這次光複應天府,自己是首功,可從北伐以來,吳爭部光複鬆江、蘇州、常州等地,其功遠在自己之上。
隻要朝廷論功,升候爵,乃至國公都是瞬息之事。
而現在,自己已經決定與吳爭綁在一起,休戚與共,那麼吳爭的前程,就關乎自己了。
也就是說,吳爭的榮辱就等於是他的榮辱,所以,王之仁在提出了幾個苛刻要求,得到滿足之後,答應了吳爭極不合理的請求,同意由他出麵簽署和約。
王之仁那幾個苛刻要求中的其中一個就是,將組建新軍的八百萬,升至一千萬。
第二個比較典型的要求是,在來日鎮江府光複之後,將成為王之仁的禁臠,建成除定海衛之外又一座軍港——鎮江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