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吳爭一行已經至錢塘江邊。
吳爭走的是當初多鐸從杭州撤退,西向與方國安在富陽見麵談判的路徑。
雖然清軍已經占領上虞、紹興,但按照妥協,按實際占領區停戰,所以,清軍沒有繼續向周邊各縣進攻。
也就是說,富陽以南至嵊縣、上虞嶺南,也就是當初吳爭在三界抗擊入寇紹興府數千韃子騎兵的路線,如今還是明地,依舊在朝廷的統轄之下。
隻是從三界至上虞嶺南、平崗山這數十裏區域,已經被清軍占領。
困於平崗山的朝廷,正是因為這段路,無法轉進杭州。
從富陽渡江,吳爭一行馬不停蹄地馳騁。
直至三界,被駐守的清軍擋住。
清軍在三界吃過大虧,在此安置了三千守軍,並建起了簡易的防禦工事。
當然,以吳爭騎兵的戰力,這三千敵人根本擋不住他們,完全可以呼嘯而過。
問題是,這麼將產生重啟戰端的後果,況且,上虞、紹興已經在清軍的勢力範圍之內,多鐸大軍還沒有離開紹興南下福建。
所以,吳爭沒有執意妄為,而是派前鋒向清軍交涉,商議通過三界前往平崗山。
果然,沒過多久,多鐸率軍聞訊而至。
這是兩個死對頭,沒錯,如今的吳爭,不管從身份還是實力,已經可以與多鐸相抗衡。
已經有稱死對頭的資格了。
二人雖然真正交戰隻有杭州城外一次,但前前後後打了三仗,除了這平崗山一戰,沒有勝敗之外,兩次都是以多鐸的失敗而告終。
最關鍵的是,多鐸的一隻腳,是被吳爭所害,以至於如今多鐸出行,都得在左腳靴子裏墊上一塊精心雕刻的木頭,否則就是恨地不平了。
如果說多鐸不恨吳爭,那肯定是假話。
按多鐸的心性,恨不得將吳爭銼骨揚灰。
但不管是英雄還是梟雄,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絕對的自傲。
不屑於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去擊敗,已經被自己列為對手的敵人。
他們希望自己能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
所以,當多鐸第一次真正麵對麵與吳爭相見時,雙方的氣氛應該稱得上融洽,至少並沒有任何過火的事發生。
“你就是臨安伯吳爭?”多鐸有些意外,麵前的少年人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年青。
“正是本官。”吳爭隨口答道。
多鐸沉聲道:“按之前簽署的協議,這已經是我朝的疆土,明軍不得進入。”
吳爭道:“平崗山寨中有我父親在,如今家父病重,吳爭身為人子,隻能前往探視,還望豫親王通融一次,吳爭在此謝過了。”
多鐸搖搖頭道:“此事關係重大,本王要先請示朝廷,請臨安伯靜候。”
吳爭一聽急了,請示朝廷?
清廷如今在順天府,這一來一回得多少天?
到時黃花菜都涼了。
吳爭道:“協議是死的,人是活的,吳爭今日無意與豫親王為敵,隻想借路一用,請豫親王成全。”
多鐸倒真不是要故意為難吳爭,律法如此嘛,當然,多鐸也沒有好心會吳爭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