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欣賞地看了李過一眼,點頭道:“李將軍果然是員虎將,本王也是這麼認為的。博洛在本王手下敗過幾次,本王對他還是有些了解的。此人年紀不大,與李將軍相仿,但性格沉穩,行事謹慎。我軍一路南下,沿途各府清軍紛紛向南撤退,並未與我軍交戰,這就說明,博洛已經事先知會過他們。否則,臨陣脫逃的罪名,足夠那些清軍佐領、參領喝一壺的。”
李過皺眉道:“這麼說來,上饒城的兵力應該遠遠大於六千人了?”
“對。清軍既然寧可收縮,也不想與忠貞營交戰,很顯然,他們想坐山觀虎鬥,讓明軍與忠貞營拚個兩敗俱傷,反正眼下清廷和義興朝是停戰,到時,將丟失的各府再收回去就是了。”
“可這與郡王下令,在此紮營,有何關係?”
吳爭指著那處小斜坡道:“一則你提醒得對,此地離鄭家莊三十幾裏,離上饒城近百裏,正是打一場伏擊的間距,相距太遠,博洛不想理會,相距太近,萬一上饒城清軍增援,那瘺子就捅大了。”
李過愕然道:“郡王是想在此打伏擊?”
“唔。”
“可要是博洛派出的是騎兵,僅靠這道小斜坡,恐怕擋不住清騎吧?”
吳爭道:“博洛派出的一定是騎兵,而這道小斜坡雖然不能阻擋騎兵衝鋒,但可以抵消騎兵的騎射。”
“抵消騎射?”李過驚訝地看向斜坡,“這道小斜坡確實可以阻撓騎射,可一樣也影響到我軍的射擊,這不是損人不利己嗎?而敵騎就算無法騎射,卻依舊可以衝上斜坡,居高臨下向我軍衝鋒,我軍如何抵擋?而我軍僅靠火槍仰射,反而更難命中,豈不是得不償失?”
吳爭微笑道:“李將軍,我軍不僅靠火槍,看見士兵們肩膀上扛的東西了嗎?”
“一根根鐵筒?”
吳爭無語,斜了李過一眼,沒好氣的道:“那是火炮!”
“火炮?”李過驚訝道,“沒見過這麼小的火炮……就算是火炮,能有多少威力?這肯定阻擋不了敵騎衝鋒。”
“別看它小,可隻要數量多了,就夠敵騎喝一壺了。”吳爭笑道,“你知道本王帶了多少這樣的炮?每小隊一門,共計三百門。”
李過左右看了看,還是搖頭道:“屬下無法相信,靠這樣的小炮,能擋住敵騎。”
“那就等著看吧。”吳爭不再理會他,大聲喝道:“陳其材(陳守節的兒子)。”
“到。”
“帶人在斜坡前的道路兩邊,部署好迫擊炮,將炮口對準斜坡頂梁區域。”
“是。”
“魯進財。”
“到。”
“帶人去斜坡上布設地雷,使用絆線雷,埋得密些,別舍不得。”
“是。”
“戚承豪、戚承傑。”
“到。”
“以斜坡頂端為極限射程,距離百五十步,在道路兩側挖掘半人深壕溝。”
“是。”
一連串的命令,讓李過目瞪口呆。
他是真得不明白,這些器械,他或許聽過,可沒見過,甚至沒有聽過。
但他的心裏,漸漸開始信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看著吳爭的臉,讓他無端地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