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一語成讖,張獻忠還真就戰死了。
如果張獻忠不死,那滿清如何能統一華夏?
李定國兩蹶名王,震動天下時,清廷嚇得都打算與大西軍分治南北了。
如果張獻忠沒死,五十萬大西軍就不會一哄而散,孫可望、李定國等四兄弟,也不會最後刀兵相見……,可惜沒有如果!
所以,在這種時候,李定國堅持要遵行義父的遺囑,這個堅持,得到其餘二兄弟的支持。
可孫可望自恃是老大,強令李定國服從他,逼得李定國憤怒道,“你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不要拉上我墊背”,說完拔刀欲自戧,幸虧其餘二兄弟撲上去抱住,否則,“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壯舉了。
孫可望見形勢不妙,隻得收回己見,四大將軍設壇盟誓,恢複了各自的本來姓氏,並尊崇孫可望為首,聯明抗清。
可此時這句話,根本還是句空話,張獻忠的死,讓五十萬大軍分崩離析,四人各自手中殘部僅數千人,加起來也就萬人,還有一萬多將士家眷拖累,連糧餉都沒有。
好在,此時來了及時雨,雲南正值阿迷州土司沙定洲之亂,明黔國公沐天波逃離昆明。
由於沐天波的副將龍在田,早在張獻忠穀城詐降時與孫可望相識,便派人向孫可望求援,說隻要你們興義師前來討伐,那麼雲南全省可以拿下。
四將軍認為這是擴大大西軍轄地的好機會,便用為黔國公複仇的名義出兵雲南。
沙定洲聞知上萬大西軍來攻,驚恐萬狀,棄昆明南逃。
大西軍開進昆明,城中百姓萬人空巷的出來迎接。
四將軍馬不停蹄進行分路平定,說服沐天波與農民軍聯合,宣布共襄勤王,恢複大明天下。
自此,才初步進入了聯明時期。
可聯明是聯了,抗清卻未必。
地盤有了,再稱四將軍顯然不太合適,總不能以將軍身份牧治百姓吧?
於是四人商量之後,決定自立為王。
孫可望稱平東王,李定國稱安西王,劉文秀稱撫南王,艾能奇稱定北王,繼續保持著農民軍的傳統,每次遇到大事開會,四個人並列坐一起,各營將士的賞罰都有孫可望說了算。
隨著地盤到手,百姓擁護,大西軍的日子一天好過一天。
孫可望的野心,也逐漸膨脹。
什麼平東王,不過是自封的勞什子,於是就有人投其所好,原明禦史任僎跑到帳前進言,孫將軍不如自己做一國之主,設置百官,發印錢幣,頒布新年號。
這是勸進啊,孫可望感覺到春風得意,立即召開四人聯席會議,詢問三兄弟的意見。
奈何李定國強烈反對。
就這樣數次之後,孫可望便視李定國為眼中釘了。他與心腹王尚禮策劃,欲壓服李定國,樹立個人權威。
二人密謀設下一計,在各軍在大校場演武之時,孫可望故意延緩了一些時間進場,而李定國根本沒有料到孫可望會對自己下手,李定國見孫可望未到,就率先進了大校場,放了禮炮,升了帥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