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薩哈聞聽大喜,“多謝吳王……那可否先將攝政王遺體送還?”
吳爭突然臉一沉道:“荒唐……這是我軍戰利品,豈能說還就還?”
蘇克薩哈為之一愕,“那……那總不能……扣著吧?”
吳爭一揮手道:“本王也是講理之人,況且我族講究死人為大、人死罪消……也罷,屍體可以還,但我軍將士的立功賞賜,貴朝就擔了吧?!”
蘇克薩哈這才領悟到,吳爭這是在敲竹杠了,苦笑起來,來之前,蘇克薩哈就聽說過之前兩次談判,這個義興朝的吳王殿下,專門“贖買俘虜”,次次從朝廷手中榨取一大筆銀子。
如今自己也遇上了,果然傳言不虛啊。
可相對於多爾袞死後,朝堂的權力更迭,這顯然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
蘇克薩哈無奈地問道:“那就請吳王……開個價?”
聽聽,聽聽,這叫什麼話?
開個價?
什麼價?
屍體的價?
吳爭慍怒起來,“本王是那種人嗎?這事……得談,讓他們去談!”
哪種人?
怎麼談?
蘇克薩哈不由得苦笑起來。
……。
第一輪談判,隻有清廷和吳爭兩方。
義興朝使團還未趕到,故缺席。
其實倒不是不尊重朝廷,而是第一輪談判,無非是雙方陳述各自述求罷了。
然而,與吳爭想象中不同的是,清使團很硬,硬到居然說,停戰之後,雙方軍隊各自回到戰前分界線。
這顯然和吳爭之前與蘇克薩哈的“溝通”是南轅北轍的。
吳爭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吳爭認為這仗打得讓自己辛辛苦苦四、五年的積餘,一朝空了,好歹得找補些回來。
吳爭絕對不會去想,財政司的窘迫,並非全是因為這場戰爭,而是吳爭“肆無忌憚”地建設基礎設施之故。
當然,就算想到,吳爭也會迅速忘記,掌權者千萬不要記性太好,這是吳爭五年來做為上位者所積累的經驗,許多事說過就忘,這是種好品質!
人窮瘋了,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吳爭眼下確實是窮瘋了。
不但將多爾袞屍體作了二百萬的天價,還順帶著,將徐州城內,一千多殘餘清軍、八百六十多清朝官員,無論漢滿籍,賣了個好價錢。
一百萬兩,打包價。
還不準還價,沒得談!
為什麼說沒得談呢,是因為被賣的心裏不舒坦。
他們嫌自己被賣賤了!
瞧瞧,這都什麼世道,被賣的嫌賣賤了。
也是,多爾袞的屍體能賣得二百萬兩的天價,在他們看來,自己怎麼也得值個萬兒八千兩的。
怎麼可以隻值數十兩呢,關鍵是,還和那些奴兵同一價打包,真是“斯文掃地”。
以至於不少人悄悄聯絡,往原本是多爾袞行轅,如今成了吳爭臨時駐蹕的府衙,運了十幾車金銀,想為自己抬高些價格錢,至少,將自己與那些奴兵區分開來。
仿佛這關乎到別人永遠無法理解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