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該搞的就要搞一搞。
另外,姬總和全總的心思都一樣,不能讓王老實總站在風口浪尖上,該的都了,剩下的壓力就別自找了,適當保護一下是應該的。
於是,王老實這邊兒接到了通知,跟老外的那個對話環節就不需要他參加了。
王老實沒太意外,“大學生那場也取消了?”
張嫣回答,“那倒沒有,照常舉行,不過他們倒是問了,您是不是繼續參加?”
王老實樂了,並不在意的,“參加啊,幹嘛不去。”
從本心來,王老實其實沒多少興趣去跟那些洋鬼子搞什麼學術對話,完全是在浪費精力,一幫人湊一塊兒演戲,挺累的。
但是和大學生們一起活動,那就不同了,先那大都算同齡人,另外,也都是自己國人,有點留學聲,也沒多大關係。
王老實不參加對話了,也沒引起多大響動,該明白的自然知道,不明白的也沒人告訴他們來由。
會場裏,非常有順序的湧進了上千名來自京城各大學的學子,這是他們考進京城所能享受的重要資源之一,近水樓台。
除了學生和王老實,還有不少來自華夏的企業界人士,比如服俊、劉健等新興勢力。
按照原先的設定,這個座談是開放性的,並沒有設定議題,除了幾個主要的坐在中間的圓形會議桌旁外,剩下真就是隨便坐,反正也除了必要的,也沒安排什麼媒體。
主辦方就忘了,這裏有王落實,年輕人最崇拜的人,還有服俊、馬老板、劉健等等新經濟圈的代表,怎麼可能不吸引眼球。
現場好是一陣忙亂,等穩定下來,主辦方尷尬的發現,跟昨主會場的對話環節的不盡如人意相比,今兒的場麵看上去才像樣兒。
難道就因為差了王落實?
他有那麼大影響力?
王老實可沒往這方麵琢磨,而是很開心的跟大家聊了起來。
與其是大家隨便談,其實很快就變成了王老實,大家在聆聽,也就偶爾有人提問,主辦方把話筒刻意轉給別人,愣是阻擋不住那股子熱情,甚至有個接過話筒的家夥直接就推辭,“還是請王董繼續吧,我沒什麼可講的。”
王老實講了什麼?
真有幹貨,特別是年輕人聽了後,麻利兒的被激勵起來不能自己。
‘尤其是我們張口就來的大數據信息,這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每一個有誌於此領域的人在誓死捍衛它的獲得權。’
‘特別是移動支付,對這類數據的爭奪將無比殘酷,這是包圍我們生活的核心資料。’
最後總結的也是王老實,他特意站起來,看著那些所謂的創新經濟代表們,意味深長的,“大家要心啦!尤其是那些已經被認為是行業的巨頭們,有朝一日早上醒來,你們會突然發現,原來跨界過來創新者們竟然擁有秒殺的實力!這就是資本平台的跨界能力,跨越一切界限,鏈接我們經濟生活中的所有。”
有人在惶恐,有的在思索,也有不以為然,那些生活在安逸中的二貨,永遠不知道大自然的美建立在殘酷之上。